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法献” 相关资源
释法献南齐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生徐氏
西海延水人也。
少随其舅至梁州
因去家为沙门
研究经律。
有闻于时。
钟山定林寺
闻猛公西游。
愿慕效之。
即自巴蜀出河南
经芮芮国。
于阗
欲度葱岭
会栈道绝。
不可往。
乃还。
获佛牙一枝。
舍利十五粒。
观世音灭罪神咒。
提婆达多品文。
龟兹又得金槌鍱像。
负像佛牙舍利至京师
谨事之。
凡二十五年。
人无知者。
文宣太子
忽梦见之。
所居。
求瞻礼。
乃出以示。
有记云。
本在乌缠国。
自乌缠入芮芮。
自芮芮至汉上。
于是琅琊王肃王融吴国张融张绻。
沙门慧令智藏皆师事
永明中
诏与长干寺沙门玄畅。
为国僧主
每对上称名而不坐。
一日中兴寺沙门僧钟
见上于乾弘殿。
称贫道。
帝讶之。
以问尚书王俭曰。
前辈沙门帝王语。
何所称。
预正殿。
还得坐否。
对曰。
汉魏佛法。
未大兴盛。
传记无载者。
元魏稍盛。
沙门多称贫道。
且得与坐。
而称贫道至今。
帝曰畅二公。
道行如此。
犹称名。
况其馀者。
朕以为称名可也。
建武末没。
寿七十五。
定林寺建阁。
以奉佛牙。
普通三年正月
夜有杖而扣门者数人。
临川王殿下来。
急欲升阁。
收叛奴。
寺司惶怖发钥。
纵其所为。
遂失佛牙。
释法献
姓徐
西海延水人
先随舅至梁州乃出家。
至元嘉十六年
方下京师止定林上寺。
博通经律志业强捍。
善能匡拯众许修葺寺宇。
先闻猛公西游备瞩灵异。
乃誓欲忘身往观圣迹。
宋元徽三年发踵金陵。
西游巴蜀。
路出河南
道经芮芮。
既到于阗欲度葱岭值栈道断绝。
遂于于阗而反。
获佛牙一枚舍利十五身并观世音灭罪咒及调达品。
又得龟兹国金锤鍱像。
于是而还。
其经途危阻见其别记。
佛牙本在乌缠国。
自乌缠来芮芮。
自芮芮来梁土。
赍牙还京。
五十有五载。
密自礼事馀无知者。
文宣感梦。
方传道俗。
律行精纯德为物范。
琅琊王肃王融吴国张融张绻沙门慧令智藏等。
并投身接足崇其诫训。
永明之中
被敕与长干玄畅同为僧主
分任南北两岸。
秦州人
亦律禁清白。
文惠太子奉为戒师。
献后被敕三吴使妙简二众。
亦东行重申受戒之法。
二僧皆少习律检不竞当世。
武帝共语。
每称名而不坐。
后中兴僧钟
于乾和殿见帝。
帝问如宜。
答。
贫道比苦气。
帝嫌之。
乃问尚书王俭
先辈沙门帝王共语。
何所称正殿坐不。
答。
汉魏佛法未兴。
不见其记传。
自伪国稍盛。
皆称贫道亦预坐。
及晋初亦然。
中代有庾冰桓玄等。
皆欲使沙门尽敬。
朝议纷纭事皆休寝。
宋之中朝亦颇令致礼。
而寻竟不行。
自尔迄今多预坐而称贫道。
帝曰。
二僧道业如此。
尚自称名。
况复馀者。
挹拜则太甚。
称名亦无嫌。
自尔沙门皆称名于帝王
始也。
建武初亡。
春秋七十有五。
建武末年卒。
同窆于钟山之阳。
弟子僧祐为造碑墓侧。
丹阳吴兴沈约制文。
西域所得佛牙及像。
皆在上定林寺
牙以普通三年正月
忽有数人并执仗。
初夜扣门称。
临川殿下奴叛。
有人告云。
在佛牙阁上。
请开阁检视。
寺司即随语开阁。
主师至佛牙座前开函取牙。
作礼三拜。
以锦手巾盛牙。
山东而去。
至今竟不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