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道珍” 相关资源
释道珍南梁初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未详何许人。
初于庐山
习弥陀观。
尝于定中。
见人乘舟。
行大海中。
曰欲之阿弥陀佛国。
因求载。
其人曰。
未作净土业。
岂可得哉。
当时意谓。
营治浴室。
念阿弥陀经。
为净土业也。
出定如所意作之。
绵历岁月。
忽有白银台
降于其房之山池上。
人莫知之也。
独记其事于经函底。
及卒之夕。
半山如列数千炬。
望者以为异。
后又偶获经函底所记故迹。
始复审其往生之验。
又法归禅师
襄阳汉阴人
久习禅业。
尝于定中有神人。
请游庐山
庐山者
平生未尝识者也。
及出定乃造焉。
则树石寺塔。
宛如定中所见。
遂结宇以住。
即今之峰顶寺是也。
甘露峰亦此山之别峰。
昔慧景禅师方示灭。
手握两指。
虽伸之复屈。
论者以为此證二果之验。
且山之草木。
皆被甘露。
峰因以名。
三德一时。
至今为山中盛事。
兹并记之。
释道珍
未详何人。
梁初住庐山中。
恒作弥陀业观。
梦有人乘船处大海中。
云向阿弥陀国。
欲随去。
船人云。
未作净土业。
谓须经营浴室并诵阿弥陀经。
既觉即如梦所作。
年岁绵远。
及于房中小池白银台
时人不知。
独记其事安经函底。
及命过时。
当夕半山已上如列数千炬火。
近村人见谓。
诸王观礼。
旦就山寻。
乃云卒。
方委冥祥外应也。
后因搜检经中方知往生本事。
遂封记焉用示后学。
时此山峰顶寺有法归禅师者。
本住襄阳汉阴。
出家昧静为务。
感梦有神来请。
遂往庐山游历诸处。
忽然惊觉。
乃寻梦而往。
庐山者生来不到。
及至彼处树石寺塔宛如前梦。
方知为庐山神之所请也。
依而结宇晨夕继业。
遂终山舍。
时又有慧景禅师者。
清卓出类不偶道俗。
狐行林阜。
禅慧在宗。
及其终后。
乃返掘两指。
人有捋者虽伸还屈如前故传所纪。
获二果矣。
卒旦。
山峰松树并雨甘露。
今名甘露峰是也。
生常感二鸟依时乞食。
及其没后绝迹此山。
斯之三德。
道扇梁朝树铭山阿。
各题芳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