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翱中唐 774 — 8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赵郡人,或作成纪人字习之
凉武昭王之后。
进士第
始授校书郎,累转国子博士史馆修撰
性刚急,议论无所避,常谓史官记事不实。
执政虽重其学,而恶其激讦,故久不迁。
后授考功员外郎,拜中书舍人
山南东道节度使
卒谥文
始从韩愈为文章,辞致浑厚,见推当时,有《文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4—836 字习之排行七,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
十六年义成观察判官
宪宗元和元年(806)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分司东都,荐孟郊河南尹郑馀庆
屡任幕职
十五年考功员外郎出刺朗州,筑堰蓄水,溉田千顷,人称“考功堰”。
文宗大和三年(829)中书舍人
累迁至户部侍郎
卒于山南东道节度使任所,谥文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李翱韩愈学古文,为中唐著名古文家。
不长于诗。
全唐诗》存诗7首,判1首。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一说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授校书郎
贞元元和中,累佐滑州李元素岭南杨于陵、浙东李逊幕。
元和十四年入为国子博士,迁考功员外郎,并兼史职
出为朗州刺史,迁舒州刺史
长庆三年,入为礼部郎中,又出为庐州刺史
大和元年,召为谏议大夫,迁中书舍人
又出为、潭等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
卒,谥文
韩愈弟子,其文论和创作对推动古文运动起了积极作用。
有《李翱集》十卷。
今有《文公》十八卷行世。
全唐诗》存诗七首。
字习之
凉武昭王之后。
贞元十四年进士
元和末累官庐州刺使。
大和时历刑户二部侍郎
山南东道节度使
会昌中卒。
谥曰文
作品评论
人之材力,信自有限,李翱皇甫湜韩退之高弟,而二人独不传其诗,不应散亡无一篇存者,计是非其所长,故不多作耳。
退之集中有《题湜公安园池诗后》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又有“用将济诸人,舍得业”。
意若讥其徒为无益,而劝之使不作者。
见于远游联句,惟“前之讵灼灼,此去信悠悠”。
一出之后,遂不复见,亦可知矣。
然二人以非所工而不作,于不能而强为之,亦可谓善用其短矣。
湜与李翱皆从公学文,得公之正,湜得公之奇。
主要活动
  • 798年,进士
  • 801年-807年,河南滑县,观察判官,此前或后一二年,曾为滑州观察使判官,有代滑州节度使李元素作进画马屏风状
  • 808年-809年,河南洛阳,掌书记,寓居洛阳,命受为岭南节度使杨於陵掌书记
  • 809年-810年,广东惠州,掌书记、刺史,以节度使掌书记知循州
  • 810年,安徽宣州,从事,应卢坦之请,入宣州幕
  • 811年-814年,浙江绍兴,判官,在浙东观察使李逊幕任判官
  • 815年-816年,河南洛阳,府掾,任河南府掾,河北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之乱未平,有赋作以舒忧
  • 817年-819年,陕西西安,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在长安,冬,为国子博士、史馆修撰
  • 819年-820年,陕西西安,考功员外郎、史馆修撰,在长安,奏请作行状不得虚说礼智仁义,宪宗从其言,李翱遂转考功员外郎
  • 821年-823年,湖南常德,刺史,在朗州任
  • 823年-824年,安徽潜山,礼部郎中,召为礼部郎中,别舒州前曾著文
  • 825年-826年,陕西西安,庐州刺史,曾入中书面责宰相李逢吉,以疾请告,后免礼部郎中,二月,李逢吉奏授庐州刺史
  • 827年,河南汝南,谏议大夫,征为谏议大夫,路出蔡州,因柏元封之托,为其父为作神道碑
  • 827年-828年,陕西西安,谏议大夫、知制诰,因韦处厚之谏,以本官知制诰
  • 829年,陕西西安,中书舍人,拜中书舍人
  • 829年,陕西西安,少府少监,柏耆以擅入沧州擒李同捷得罪贬循州司户,李翱坐谬举左授少府少监
  • 829年-831年,陕西西安,刺史,出为郑州刺史
  • 831年-834年,河南郑州,刺史、观察使,除桂州刺史充桂管观察使
  • 834年,湖南长沙,刑部侍郎,选为刑部侍郎
  • 835年,陕西西安,户部侍郎,转户部侍郎
  • 835年-836年,陕西西安,刺史、节度使,出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