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张颉北宋 ? — 10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鼎州桃源人,祖籍江宁字仲举
张颙弟。
仁宗皇祐元年进士
江陵推官
岁饥,朝廷遣使安抚,因条献十事,救荒卓有成效。
益阳县,召土人耕垦,御蛮有方。
后历任监司知州,所至及严致理。
哲宗时累官户部侍郎
苏辙以其深文狡狯而论之九罪,执政以为虽无德而有才,不报。
逾年,以宝文阁待制出任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州
湖北溪瑶叛,复徙知荆南,至都门暴卒。
全宋诗
张颉(?
~一○九○),字仲举,其先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徙鼎州桃源(今属湖南)
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调江陵府推官
嘉祐末益阳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八)。
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虔州(同上书卷二五)。
十年,为广南西国营转运使(同上书卷二八三)。
元丰间历知广、凤翔等州府(同上书卷三○九、三三二、三四五、三五九)。
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河北路都转运使(同上书卷四○七)。
徙知瀛州荆南(同上书卷四四九)。
五年卒。
事见明嘉靖常德府志》卷一五、一六,《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九
张颉(?
——一○九○),字仲举鼎州桃源(今湖南桃源)人。
皇祐元年进士,调江陵推官,知益阳县,累迁开封府判官提点江西刑狱、广东转运使
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改知荆南,复徙广西转运使
未几,以直集贤院知齐、沧二州,进直龙图阁、知桂州
久之,因劾罢职知均州
哲宗立,还故职,知凤翔广州,召为户部侍郎
踰年,以宝文阁待制出为河北都转运使
元祐四年徙知瀛州五年,改知荆南,至都门暴卒。
所历以严致理,深文狡狯,苏辙尝论其九罪。
宋史》卷三三一有传,并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
主要活动
  • 1049年,进士
  • 1069年-1070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市),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1070年7月言事?
  • 1073年-1075年,淮南江浙荆湖等路真州(江苏省仪征市),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副使
  • 1074年-1075年,江南西路虔州(赣州),虔州知州
  • 1076年,秦凤等路待考(待考),秦凤等路转运副使
  • 1077年-1086年,广南西路桂州(桂林市),广南西路转运使,1078年11月罢任
  • 1077年-1090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7月为广南西路转运使1078年1月冲替1090年至都门暴卒
  • 1078年-1079年,京东东路齐州(济南市),齐州知州
  • 1079年-1080年,河北路沧州(河北沧州),沧州知州
  • 1080年,秦凤路熙州(临洮),熙州知州
  • 1080年-1082年,广南西路桂州(广西省桂林市),桂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80年-1082年,广南东路广州(广州市),广南东路转运使
  • 1081年-1086年,广南东路广州(广州),广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81年-1086年,广南东路连州(广东省连州市),连州知州
  • 1083年-1084年,京西南路均州(均县),均州知州,1084年4月改知广州
  • 1085年-1086年,秦凤路凤翔府(扶风),凤翔府知府
  • 1086年-108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户部侍郎
  • 1087年,河北路大名府(河北省大名县),河北路转运使
  • 1089年-1090年,河北路瀛州(河北瀛州),瀛洲知州兼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