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全宋诗
李焘(一一一五~一一八四),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授成都府华阳县主簿,未上,读书丹棱龙鹤山(或作龙鹄山)。十二年秋,始赴任。历官州县及朝廷史职多年。孝宗朝仕至同修国史,北宋典故,尤为该洽。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寻卒,年七十,谥文简。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千卷,用力垂四十年,叶适以为《春秋》之后才有此书;诗文集五十卷,已佚。事见《周文忠集》卷六六《敷文阁学士李文简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李焘诗,据《两宋名贤小集·李文简诗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四六六一
李焘(一一一五——一一八四),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丹棱(今四川丹棱)人。登绍兴八年进士第,调华阳簿,再调雅州推官,知双流县,迁知荣州。乾道中,除兵部员外郎、礼部郎,迁秘书少监,兼权起居舍人、实录院检讨官,后以直显谟阁出为湖北转运副使。乾道八年,以直宝文阁帅潼川,兼知泸州。淳熙初,进秘阁修撰、权同修国史,累官至礼部侍郎。淳熙十一年卒,享年七十,谥文简。焘性刚正,不阿权贵,多有建明。长于吏治,历仕州县,所至皆有惠爱及民。犹以学识见称海内,博通百家,研精史学,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存)、《六朝通鉴博议》(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存)、《易学》、《春秋学》、《文集》等。《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主要活动
- 1138年,进士
- 1142年-1144年,四川华阳,县主簿,华阳县主簿。始撰《续资治通鉴长编》。秦桧闻其名,招徕之,焘不与通。
- 1145年-1149年,四川阆中,州监税,任隆州监税
- 1150年-1156年,四川雅安,州军事推官,服除,注雅州军事推官
- 1157年-1159年,四川双流,知县,任宣教郎知双流县。日坐厅事,讼至立决。重修城隍庙。纂成《天禧以来御史年表》、《天禧以来谏官年表》
- 1160年-1161年,四川成都,制置司干办公事,任四川制置司干办公事。
- 1162年-1163年,四川自贡,知州,任荣州知州。筑州城防洪堤
- 1164年-1166年,四川三台,路转运判官,任潼川府路转运判官。革旧弊,立良法;上之朝,颁之州郡。
- 1167年,浙江杭州,兵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赴行在入对,孝宗嘉纳。
- 1167年-1169年,浙江杭州,礼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谏复祭祀旧制
- 1169年,浙江杭州,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
- 1169年,浙江杭州,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起居舍人
- 1170年,浙江杭州,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起居舍人、实录院检讨官,诏复实录院,首以焘为检讨官
- 1170年,浙江杭州,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起居舍人、实录院检讨官。,焘以记注之官,数面对论事。
- 1170年-1171年,湖北荆州,路转运副使,焘反对变法,与虞允文政见不合,出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周必大、林光朝等以诗相送。
- 1172年-1174年,四川泸州,知州,主管潼川府路安抚司公事,兼知泸州。
- 1175年,江西南昌,路转运副使,任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制一路财赋都簿如潼川府科约。进神宗、哲宗两朝长编340册、417卷。诏除秘问修撰。
- 1176年,浙江杭州,秘书监,正月内召,任秘书监、权国史院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子垕任秘书省校书郎,父子同典史事
- 1176年-1177年,浙江杭州,侍郎,以礼部侍郎兼侍讲。
- 1177年-1183年,浙江杭州,知府,子垕肆言获罪,降一官放外;焘亦以本官出知常德府。
- 1183年-1184年,浙江杭州,侍讲,应对延和殿。进敷文阁直学士、提举仲神观,兼侍讲,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