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8—1093
【介绍】:
宋阆州新井人,字传正。仁宗皇祐五年进士。神宗熙宁初,为著作佐郎。助吕惠卿制手实法,累迁知制诰。同修两朝国史,擢翰林学士。元丰五年,拜尚书左丞,以荒于酒色及缮治府舍过制,罢知汝州,徙亳、杭、郓三州。因滥用酷刑被劾,夺职知虢州。后还职历知大名府。性奢侈,宴饮无度,为时议所贬。
全宋诗
蒲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调夔州观察推官。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六年(一○八三),出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徙亳、扬、杭、郓州。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夺职知虢州(同上书卷四二七)。五年,复职知河中。七年,移知永兴军(同上书卷四七一),旋知大名府。以疾求河中,既至,卒,年六十六。谥恭敏(《挥麈录》后录卷五)。有文集、奏议七十卷(《宋史·艺文志》),并集宋齐以后钱塘诗三千馀首为三十卷(《乾道临安志》卷三),已佚。《东都事略》卷八三、《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二十六首。
全宋文·卷一六二九
蒲宗孟(一○二八——一○九三),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县西)人,师道子。皇祐五年第进士,调夔州观察推官。熙宁三年,召试学士院,以为馆阁校勘、中书检正官,进集贤校理。七年,奉命察访荆湖两路,奏罢辰、沅役钱及湖南丁赋,助吕惠卿制手实法。九年,同修起居注、直舍人院、知制诰。神宗称其史才,命同修仁、英两朝国史,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五年,拜尚书左丞。次年罢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历知亳、杭、郓三州、河中府。御史劾其惨酷,夺职知虢州。后复职知河中、永兴、大名。元祐八年卒,年六十六,谥恭敏。有文集五十卷、奏议二十卷。《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主要活动
- 1053年,进士
- 107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检正中书户房公事
- 107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制置三司条例司
- 1070年-107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鼓司
- 1073年-107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检正中书吏房公事
- 1075年-107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修起居注
- 1075年-107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
- 1079年-108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1082年4月授尚书左丞
- 108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尚书兵部
- 1082年-108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083年8月知汝州
- 1083年-1084年,京西北路汝州(汝州市),汝州知州
- 1084年-1085年,淮南东路亳州(亳州市),亳州知州,1085年7月知杭州
- 1085年-1087年,两浙路杭州(杭州),杭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87年-1089年,京东西路郓州(东平县),郓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89年-1090年,永兴军路虢州(灵宝),虢州知州,1090年5月改知河南府
- 1089年-1093年,永兴军路河中府(河东),河中府知府,四、五月落职虢州1092年三月改知永兴军1093年卒
- 1092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永兴军知府兼安抚使,9月知大名府
- 1092年-1093年,河北路大名府(邯郸市大名县),大名府知府兼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