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正映” 相关资源
释正映明 ? — 1439
正映
号洁庵
抚之金溪洪氏子。
幼祝发。
性颖悟。
不妄举动。
为大僧。
受具足戒于杭之昭庆寺
巽中禅师
唱道于灵谷。
师往参之。
光掩一众。
遂契合。
付法为真子。
侍立居上首。
处之弗疑。
洪武中
奉诏掌京师天界寺。
床帏不设。
寒嘉一衲。
上闻而嘉之。
移命掌泉州开元寺
开元旧名莲华寺。
自唐匡护大师开山以来。
代不乏人。
近以元末。
扰害灾火迭兴。
僧徒屋宇。
罄殒无遗。
有司以闻。
故有是命。
高皇帝
面谕遣之。
曰。
著尔去作住持。
如今作住持难。
过善则受欺侮而不振。
过严则致毁谤而自隳。
尔但清心洁己。
长久钦此。
自能整颓纲。
光祖席耳。
师奉旨惟谨。
莅寺宣阐。
未几。
玄风大振。
首作讲堂。
额曰清心洁己。
示不忘也。
次作甘露戒坛于洁己堂前。
以为生定起慧。
必本于戒。
尤为先务也。
二作既集。
诸仆并举。
皆不烦缘募众乐助。
不数年焕然一新。
视昔有加焉。
永乐二年
奉诏主雪峰崇圣寺
以开元绩成也。
崇圣。
为真觉祖师道场。
真觉化时。
留谶云。
石塔卵爆。
杉枝拂地。
笋生。
五百年后。
吾当再来。
至师登山。
适五百二年。
诸谶俱验。
若合符节。
况师颜貌。
又与真觉无异。
故人咸以为为祖师再出。
师益厉精勇道德。
在人诚有不言而化。
雪峰颓废之
积粮于廪。
伐木于山。
陶瓦甓而储器用。
佛殿既落。
法堂三门诸仆。
以次而起。
皆弘硕壮伟。
肖像端严。
金碧辉映。
瞻礼者欢喜赞叹。
观望者瞠目骇心。
正如无边色相。
一弹指顷从地涌出。
令人应接不暇。
师固视之如无。
处之若虚。
则其为人可知矣。
师戒律精严。
所视惟首。
尝于建阳凤皇山休夏。
值大水。
因说戒。
全活男女千馀人。
瓯宁
建金山庵
致徒众五百人。
既年迫
师欲归老灵谷。
遂移檄僧录
僧录以闻。
许之。
其徒远芷。
代领雪峰法席。
芷。
号秋崖
师还京。
数年而寂。
所著有洁庵语录。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四
释正映字澄渊号洁庵一号月泉,晚称雪老。
姓洪氏金溪人
幼入安仁五峰寺沙弥,演习瑜伽,随唱梵韵,庸庸合流,不敢立异。
及阅《法华》火宅之喻,始知佛法广大,不可求之声音,于是矢志穷研,翛然物表。
明洪武十九年,试经得度,谒灵谷牧庵谦,入门举首,探怀取香,忽尔堕地,因之有省。
牧庵不见,传语令住三日,后呈一偈曰:“天下禅林第一家,法门光彩耀京华。
御书扁额天香合,神卫精蓝地气嘉。
石鼎香生浮贝叶,宝花风落散袈娑。
我来问道无为理,愿借真风长善芽。
”庵仍不见,命且住著。
又三日,复呈一偈曰:“夜坐山房叹莫遭,本间间的趁劳劳。
半生事业惭无用,一地声名恨不高。
蛩响碧窗添唧唧,风来珙树转嘈嘈。
簿才未毕轻孤负,尚拟天津掣巨鳌。
牧庵乃许领维那,后住天界
会泉之开元缺席,有旨枚卜住持,及选出,乃也。
一座尽惊,引见殿中,譬谕敦切,勉以清心洁己,侮谤自消。
三十一年六月,奉敕来院开堂演法,众志翕然,首立法堂,以示楷模。
而甘露戒坛,次第兴建。
不二年,百废具修。
永乐元年入京朝请,归至福州,诸山推主雪峰,重造佛殿及三门,两廊堂寮毕备,更开万工池,作金鳌桥。
继而游化八闽,历建道场。
洪熙改元,诏主灵谷。
宣德元年,擢僧录司左讲经。
正统四年冬示寂,有语录若干卷,名《古镜三昧》行世。
葬沧波门外,建塔其上,赐名“宝善寺”。
主开元者,曰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