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道悦” 相关资源
释道悦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 传宗科
荆州昭丘人
年十二。
玉泉寺出家。
安贫苦节。
尤务持诵大品法华二经。
初智者。
尝得异石一片于涧水中。
悬而考之。
音响清越。
至今以代钟磬。
每托之。
以想见先德时发其声。
则意趣冷然。
脩习之诚。
祥感之致。
宜哉。
旧病腹胀。
地无良医。
惟日阅般若求加被。
忽腹如裂。
即登厕骤下。
病良已。
朱粲之乱。
寺僧逃避无存者。
居守不肯去。
贼就求饷。
减所给予之。
贼炊莫能熟。
因相戒不敢取。
他贼未之信。
将驱出加害。
坚坐曰。
吾欲与此寺俱尽。
遂怜而释之。
使前导。
行数步。
复坐曰。
沙门岂导人者。
形骸浮幻耳。
死奚畏。
贼奇之。
送之归寺。
汉阳王闻名敬慕。
请受戒品。
供施壹拒绝。
乃奉以大布三衣。
且问不御缯帛之故。
答曰蚕衣多损。
乖忍辱之名。
布服易成。
表慈悲之相。
王曰仲由不耻。
孔子见称。
沙门慈忍。
固其所也。
山居五十馀年。
逮终则寿七十二矣。
永徽中
或于青溪。
见僧擎锡跣足者。
自称般若师
议者以为无恙时。
常诵般若。
故云尔。
释道悦
姓张
荆州昭丘人
十二于玉泉寺出家受戒。
安贫苦节。
尤能持念大品法华。
常诵为业。
随有经戒日诵一卷。
人并异之。
初智者入于玉泉
未有钟磬。
于泉源所获怪石一片。
悬而击之。
声响清彻。
于此寺每诵卷通。
扣磬一下。
闻者肃然。
且其诵声如清流激韵。
听者忘疲。
所以幽明往者屡有祥感。
一时患水腹胀如鼓。
更无馀求。
唯念般若。
一夜正诵经次。
腹忽如裂水出滂流。
及试手寻洪肿顿消。
病忽失所。
斯所谓转障轻受者也。
朱粲贼扰。
守山。
盗来求减以惠给馀。
更重取煮而不熟。
惭而返之。
他日又来将加害命。
坐地不动曰。
害吾止此。
吾欲自见寺舍取尽。
遂放令引路。
行数步又坐曰。
沙门也。
非引路之人。
浮幻形骸任从白刃。
贼奇其高尚也。
送还本寺。
一生不衣蚕衣。
唯服麻布。
汉阳王至山。
风仪秀眉蕴服。
请受戒品。
又遗厚供一无所受。
王作大布三衣一袭以奉之。
因问何不著缯帛耶。
答曰。
蚕衣损命。
乖忍辱之名。
布服俭素。
表慈悲之相。
王曰。
仲由不耻夫子见称。
沙门慈忍固其然也。
步影而食。
少差虚嗽。
食留一分。
以资飞走沈泳之属。
故慈善所熏。
或飞来肩上。
或浮泊手中。
虽衣弊服而绝无蚤虱。
时又巡村乞虱养之。
诫勿令杀。
居山五十馀年。
春秋七十二矣。
终于岩所。
永徽中
有人于青溪见一僧。
擎锡跣足。
自云般若师
言已不见。
然生存常诵般若。
故人咸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