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户启玲珑,步造天窗顶。宋末元初·刘将孙东户
- 朝朝上塔呼天应,天门只在蕃塔顶。元末明初·陈谟蕃塔寺
- 连峰惊五色,照耀入塔顶。清·洪亮吉中峰
- 上到层层金塔顶,天女才堪位置。清末民国初·樊增祥金缕曲 其一 和石甫咏七娘子
- 一点斜阳衔塔顶,舵上遥指是丹阳。晚清·缪徵甲舟行杂诗三首 其一
- 玉雁因看标塔顶,青龙遂以过桥西。清·弘历青龙桥西作
- 起自殿脚至塔顶,爪痕直上西一隅。明末清初·钱澄之长干塔歌
- 落日远衔双塔顶,白云横截半山腰。清·刘廷玑署楼寓目
- 片月初衔孤塔顶,怒流直下小桥东。清·田雯射圃晚归马上作
- 螺旋上塔顶,俯视心骨寒。清·邵懿辰碧云寺
- 山杂乱云归塔顶,江留残照落帆前。清·方士鼐登太白楼有感
- 与余倾盖雁塔顶,欣然联骑蚕丛游。清·何绍基余既作啖荔诗王梅溪师小山边锦川马星四彭㝱九诸君子皆继作争奇竞丽余退避三舍矣复叠韵成篇以志欣佩吴受恬塾师在省署已寄饷去故末韵及之
- 林杪馀塔顶,盘鹘下秋风。清·姚鼐九月八日偕叶治三陈硕士从弟仪筐侄彦卬谒明孝陵游览灵谷寺晤其方丈僧祇园
- 花飞殿塔顶,地照云霞光。北宋·李堪乌目山五题 其五 龙院
- 两峰参塔顶,一寺裹山腰。宋·傅梦得金山寺
- 行云摩塔顶,远树没天涯。明·林光登兖州城西楼
- 端阳登塔顶,应起望乡情。明·张诩怀圣寺
- 宿云留塔顶,积雪拥篱根。明·柳方善晓过僧舍 其一
- 十里出塔顶,五里见塔影。当代·王悦笛庚子自冬徂秋闲居在蓉思京城诸事四十五首 其三十五
- 只隔重山,冷猿啼上绿萝顶。清·刘嗣绾台城路
- 孤琴如有期,兴入烟萝顶。明·陈全山水小景为铨曹周宋武作 其一
- 旧爱松萝顶,重来笋蕨馀。南宋·释文珦自鄞江东泛舟至黄山桥度岭游白云寺
- 进屐藤萝顶,回船杜若洲。明·王世贞孟孺同方君见枉山园
- 玉龙挟之飞,脱落叠浪顶。元末明初·杨维桢凤皇石
- 只道寻常抛浪顶,何妨游戏在人间,天风不放白云闲。当代·何永沂浣溪沙 其二 前尘杂感
- 天外鹭丝凉到顶。清·刘嗣绾渔家傲 石溪鸥伴
- 千盘不到顶,万壑划争回。明·李梦阳登盘山顶顾望三湖
- 好峰须到顶,灵迹要知名。北宋·张咏送赵寺丞罢秩游青城山
- 攀空极险才到顶,夜看日出尝如斯。清·姚鼐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 蓬岛云霞曾到顶,洞霄班位总称仙。清·赵翼胪传纪恩四首 其二
- 七十二湾湾到顶,菜花黄入碧云天。现当代·潘受黔中杂诗五首选二 其二
- 半日登顿今到顶,一折才作初桄旋。清·翁方纲青石梁
- 数歇未到顶,穿云势渐孤。唐·林先辈登山
- 回雁峰高亲到顶,了无佛法可商量。宋·释了演衡阳别妙喜老师
- 庐高吟到顶,楚稔酒盈航。明末清初·谭元春送王六瑞给事谪江右
- 百千万折始到顶,五六十年才一来。明·顾应祥碧岩精舍
- 正高卧沧浪,几家渔唱,声在钓竿顶。清·刘嗣绾迈陂塘 陶凫芗秋舫图
- 晓露疏星,凉缀丝竿顶。清·边浴礼蝶恋花
- 隔江荔浦云横岭,西山铜鼓烟迷顶。元·丁仲伦题明秀亭
- 独树全迷顶,遥山淡抹腰。明·高敬命息影亭二十咏 其十一 鹤洞暮烟
- 直干斜分水墨痕,樛枝乱结风霜顶。元·黄玠韩伯清所藏子昂双松便面
- 时时挂西窗,溪光照霜顶。北宋·舒亶游翠岩六首 其五
- 山帔蒙霜顶,跏趺岩石中。北宋·释德洪余在制勘院昼卧念故山经行处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韵寄山中道友八首 其一
- 独立白玉冈,如在赤霄顶。元·郭翼凤凰石
- 步回长啸倚篷窗,月华正在青霄顶。元·萨都剌中秋前二夜步至吴江垂虹桥盥漱湖渚而归倚篷望月清兴翛然因成数语
- 藜杖还寻紫霄顶,无心出处似山云。北宋·强至送谢先生归紫霄峰
- 人言合瘗凌霄顶,我谓凌霄在下头。南宋·释居简拜真歇了菩萨塔
- 歌舞烟霄顶,乐景沈晖。南宋·吴文英八声甘州 其二 姑苏台和施芸隐韵
- 青冥玉霄顶,静夜无纤埃。南宋·胡融玉霄峰
- 逍遥古寺中,斜日上林顶。清·慕昌溎报国寺看花
- 返照犹在壁,新月出林顶。明·李之世閒斋对雨同吴非熊作
- 才上青林顶,俄转朱楼。南宋·张镃八声甘州 中秋
- 高磴穿林顶,坠石横涧面。清·吴苑自观音岩过老人峰至天门
- 小雨飞林顶,浮凉入晚多。唐·钱起苏端林亭对酒喜雨
- 朝雨霁林顶,残烟生洞门。明·奇遵开心庵
- 稍前牛渚矶,却后瞿塘顶。元·柳贯奉皇姑鲁国长公主教题所藏巨然江山行舟图
- 嵯峨摩云岭,石壁如梯绕天顶。元·陈孚度摩云岭至思凌州
- 不知峰增几千仞,但见琼楼玉宇接天顶。明末清初·李寄华山春雪歌
- 孤筇入鸿阵,俨立诸天顶。晚清·周达碧云寺
- 华顶最高透天顶,万八千丈青崔嵬。清·潘耒华峰顶
- 日轮距天顶,今日最渺渺。清·阮元冬至日澹凝精舍分咏得测晷
- 破石松在线天顶,卧龙松院题文殊。清·翁方纲黄石斋画松卷歌
- 俯御三十六天顶,主宰一气生群生。宋末元初·郑思肖狂歌
- 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唐·张说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
- 突兀磨天顶,窈窕入地脐。北宋·黄庶嵩山
- 嵯峨插天顶,寒翠洒湖光。北宋·郭祥正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十一 巾子山
- 闻说三天顶,别有无忧林。明·袁宏道湖上别同方子公赋 其六
- 天风吹琼瑶,自冒首阳顶。金末元初·陈赓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 其四 首阳晴雪
- 高歌吴山一峰紫阳顶,玲珑洞穴疑是千蜂窝。清·沈德潜恭和御制吴山大观亭歌元韵
- 宣州治冠陵阳顶,百尺层楼出此巅。清·马春田登北楼作
- 兴来更望华阳顶,想见仙人驾鹤游。明·唐顺之登墩
- 须臾从井出,冉冉首露顶。清·周准缘天都峰趾度云巢洞上升仙梯遂憩文殊院
- 明月满空庭,清风吹露顶。明·赵昱寓高□岫云庵。药物馀暇。偶成赠井咽导
- 晴云敛尽气乍暄,拟脱敝裘兼露顶。清·宋荦人日出郭从响水闸过南溪寺观先文康诗版晚至观音禅院流连竟夕东郊之游萧然物外不必深林峻岭也同悔人作
- 五十老翁醉露顶,白发满头媚花影,此心忽落江湖艇。清·宋湘城南明氏庄纳凉适余手持摺叠扇为吴兰雪自书萋香轩雨集之作遂用其韵 其三
- 桓桓隶排衙,冉冉僧露顶。明·林光登众岭用子翼韵
- 缁流远见迓,偏袒仍露顶。明·李昌祺端午日游少林寺
- 夜凉犹露顶,趺坐竹林幽。明末清初·释通炯浮光亭夜集
- 云归峰露顶,叶落树留梢。宋末元初·杨公远白茅道中
- 入塞万山青露顶,穿林一磬响摩空。晚清·谭嗣同登山观雨
- 万峰齐露顶,云气欲何之。清初·查慎行赋得云抱两三峰应皇太子令
- 箕踞胡床同露顶,百年不妨洒尘冠。清·赵冕镐玉东寄诗资。以松坛吟癖也。仍写
- 背笠且露顶,肩锡自踱步。清·弘历题和阗玉云巘孤僧
- 一峰微露顶,半面作斜纹。清·翁方纲山行杂诗八首 其八
- 勘破末山不露顶,玄机无著高叉手。南宋·释普济示资寿慧一监寺
- 醉脱乌纱从露顶,绝胜前日缚尘缨。元·许有壬次和可行乡友具宴谩成
- 我欲蓬莱风露顶,眇视寰瀛一粟。南宋·赵彦端念奴娇 中秋
- 颓云山露顶,孤月水呈心。北宋·宋庠秋湖上晚景四首 其二
- 绡巾薄露顶,草屦轻乘足。唐·白居易香山寺石楼潭夜浴
- 松下丈人眠露顶,挂巾枝上坐清阴。明·金涌希夷堂八景 其七 松径清阴
- 凉飙洒露顶,正可弦吾琴。明·李本题画
- 苦暑欲露顶,不谨见客恧。明·沈周制騣披巾一首
- 是时湖波木叶下,铁笛龙吟雁叫秋,我欲直上衡山九面顶。清·陈起书岳阳楼
- 天陷群峭中,日射孤烟顶。清·黎庶焘早上茶山关
- 游蜂驻䌽冠,舞鹤迷烟顶。中唐·刘禹锡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
- 新上紫烟顶,以头触天门。北宋·陈舜俞赠孔经甫贤良兼简许少张状元
- 料仙人拊顶,曾授长生,名在云琼赐书里。南宋·范成大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