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冷三城戍,光通万里桥。明·李梦阳送甥嘉之茂州次玉溪侍御韵三首 其三
- 水栅千家市,烟村十里桥。清初·查慎行夜宿邵埭
- 画船如鹢水云遥,閒过南溪五里桥。明·陆深二日过唐桥庄
- 百年剩有伤心月,还照清溪半里桥。清·张问陶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十绝句 其四
- 帆落天边雨,人行树里桥。明·文徵明登上方
- 桃花水长尽逍遥,早过鸳湖北里桥。清·吴之振竹枝词
- 一鞭晓色濛濛月,茅店鸡声八里桥。清·敦敏闻敬亭自潞河过通州至邓家庄访鸿上人偶忆旧游书此即赠 其一
- 会想商岩绮,将从郑里桥。元·范梈和李溉之园居杂咏八首 其一
- 伶俜老书生,家在千里桥。宋末元初·陈普纯父家池双头莲
- 青山不隔思亲梦,昨夜曾过九里桥。元·佚名梦归
- 雪压冰封索里桥,平生无此可怜宵。现当代·徐燕谋寄任孟昭慰其病 其二
- 云里寒溪竹里桥,野人居处绝尘嚣。北宋·王禹偁题张处士溪居
- 惟兹析里桥,摩本独垂世。清末至民国·梁鸿志彭尺木先生郙阁颂临本恭甫属题
- 人行镜里桥,雁落山前水。明·柳潚题古画帖 其一百三
- 摇过丹阳七里桥,别穿幽径荡轻桡。清·舒位溧阳道中 其一
- 能著几两屐,空怜廿四桥。明末清初·龚鼎孳友沂订游平山堂连朝风雨不果 其二
- 射襄城北南风起,直到吴江第四桥。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 其三十二
-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南宋·姜夔过垂虹
- 还过三四桥。明末清初·王庭阮郎归 过镜水庵
- 伤心终古繁华梦,衰柳秋风二四桥。晚清·沈梧登藩厘观三层阁同王彦卿朱子馨作此志感
- 谁知蔓草荒烟外,即是当年拱四桥。清·何震彝扬州怀古十六首 其十一
- 已隔扬州念四桥。明·杨慎南乡子
- 聚映早霞明野寺,散随春水过溪桥。北宋·王禹偁霁后望山中春雪
- 那知今夜月,已过虎溪桥。明·王世贞送六君子 其四 四送明卿夜宿玉龙桥
- 送药时时过邻父,放鱼日日度溪桥。南宋·陆游野兴二首 其一
- 更与何人共寂寥,竹君时引到溪桥。北宋·唐庚春日七言二首 其一
- 小语麝兰吹阁道,断魂杨柳隔溪桥。明末·陈子龙花朝戏作晚唐体
- 每劳孤枕梦,时过小溪桥。北宋·释德洪怀友人
-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中唐·戎昱早梅
- 共对春风班露草,却随明月下溪桥。宋·孙觌次韵王子钦春望二首 其二
- 惭愧高人能见忆,为余西望立溪桥。北宋·释道潜卜居智果方外以诗见寄次韵奉酬 其二
- 楼上何人看烟雨,为君枝策上溪桥。明末清初·钱谦益题南湖勺园
- 莫更雄心际天地,空怜小胆落溪桥。晚清·范当世山行既爽高兴为诗而病馀胆怯殊甚亦用自伤续成二首到日献外舅 其一
- 晚寒生竹径,新涨断溪桥。宋·卢襄予同彦老自四明之永嘉中道留宿岳林会法照海印二禅伯夜话投晓登车乃行留题于寺三首 其三
- 欲问春来消息近,几多垂柳在溪桥。北宋·彭汝砺塞外冬至
- 凉雨经旬暑尽消,荻花枫叶暗溪桥。明·方鹏秋野
- 依阴生径竹,野色映溪桥。唐·德圆云门寺
- 待得年丰饶一饱,大家买酒醉溪桥。南宋·赵希逢和田家 其二
- 林峦接墟市,水竹带溪桥。宋·李曾伯入清湘界
- 听空解忘味,镇日步溪桥。明末清初·何吾驺秋日题画
- 谁同访诸谢,烟草满溪桥。北宋·释仲休云门峰
- 我行剡中路,茆店连溪桥。南宋·陆游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 其四
- 林居有奇胜,联马经溪桥。明·林俊山水图为山斋题
- 西行碍浅石,北转入溪桥。唐·张子容自乐城赴永嘉枉路泛白湖寄松阳李少府
- 惟有数竿碧于水,秋色寸寸横溪桥。清·祁寯藻题陈芝楣中丞个中真意图
- 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南唐·李中途中柳
- 行人歇马近驿路,渔叟系舟临溪桥。北宋·张方平柳
- 只恐夜来风雨至,杖藜扶过紫溪桥。清·朱彝尊紫溪道中二首 其一
- 群峰列垣墉,众壑潨溪桥。明末清初·陈恭尹冲虚观
- 閒携双不借,觅路得溪桥。清·吴之振次则峰上人游黄叶村庄韵 其二
- 清波不相待,转盼失溪桥。明末清初·张家玉泛月 其一
- 方塘流水绿于染,细草如发沿溪桥。清·汪懋麟玉叔观察招陪龚大宗伯西樵阮亭诸先生集寓园泛舟观剧达曙作歌
- 无处绻留过宝刹,更堪樽酒指溪桥。明末清初·何吾驺庚辰初秋日同黎君选徐六出罗子开家从儿侄赋别门人吴孟浚比部于宝莲寺二首 其二
- 借问行行车马客,依稀还叱旧溪桥。明末·陈子壮潜山道中遇雨
- 却羡岩隈三五老,披裘閒步野溪桥。明至南明·黄公辅衡州道中
- 春风上冰雪,人迹澹溪桥。明末清初·陈子升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六 梅花落
- 回头迷万绿,何处认溪桥。清·厉鹗清明后一日同大宗敬身西颢圣几游城东顾氏庄
- 琪花飞冻老树梢,寒深已没前溪桥。晚清·吴唐林雪夜自横山归
- 为问相思何处是,乱云孤树五溪桥。清·傅寿彤沅陵驿舍有怀剑昙梦庐
- 初阳锹野岸,细雨洗溪桥。清·郑珍饿四首 其四
- 恍记隔宵寻梦处,淡烟和月挂溪桥。清末至民国·曹家达题画
- 崖谷清奇幽径邃,风鸣修竹绕溪桥。清末至民国·姚倚云璞君玉衡洁人北强佩墀从游琅山道惜夫人忽携酒与客觞余于林溪精舍尽欢而散盖诸君暗寓寿意赋此以谢 其一
- 梅花如雪点溪桥。清末民国初·沈泽棠浣溪沙 归舟志喜
- 岂啻笙歌二十四,略嫌杂遝压溪桥。清·弘历游平山堂叠壬午旧作韵 其三
- 归舟吴越远,不必忆溪桥。清·玄烨回銮中河三首 其一
- 先生诗思本最超,更喜画里逢溪桥。清·洪亮吉法学士式善属题曹指挥锐张运判道渥所绘二卷子 其二
- 比舍携密亲,相将走溪桥。清·洪亮吉十四夜坐月
- 西风占断好溪桥。清·吴锡麒浣溪沙 湖上看芙蓉
- 风情且葡架,画意已溪桥。清·黎简竹
- 茅屋夜深天似水,白芦尚有话溪桥。清·卓肇昌东港竹枝词 其十
- 称月底溪桥,水边篱落,雪后园林。元初·胡祗遹木兰花慢 酬宋炼师赠梅
- 向枫树溪桥,芦花野馆,剪烛卧听雨。元·张翥摸鱼儿
- 客行黄叶路,僧立碧溪桥。宋末元初·黄庚翠峰庵即事
- 悬崖为屋壁,乱石作溪桥。元·梁之垣昆崙山
- 今夜月明空叹息,想君孤棹泊溪桥。南宋·陆游别严和之二首 其一
- 雁字江天闻塞管,梅梢山路欠溪桥。南宋·范成大北门覆舟山道中
- 尽日山行意未销,归来再与坐溪桥。南宋·杨万里晚归再度西桥四首 其三
- 子行造膝可问法,门前烟浪拍溪桥。宋·沈与求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 其九
- 下竺山前打一遭,丁宁门子看溪桥。宋·葛天民杂诗
- 绿阴青子老溪桥。南宋·吴文英西江月 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
- 终日寒斋咏小招,故人轩槛俯溪桥。宋·晁说之次韵和周大书事绝句
- 部集茶商新箬笼,垆添酒市古溪桥。元末明初·谢应芳送曹德升赴批验茶引所
- 遥想西湖明月夜,几人携酒踏溪桥。明·唐锦赏梅三首 其三
- 今日故乡初入眼,丛山关下巧溪桥。明·程敏政过丛山关入绩溪界巧溪桥
-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唐·李绅重别西湖
- 不堪行役意,归梦武溪桥。明·陈绍儒渡梅岭 其一
- 渔郎舣棹入浦溆,游人扶策来溪桥。明·曹义槐阴琴书图为王仕让赋
- 稻畦雨足水乱漂,沙石填街浮溪桥。明·金时习鼓岩泥滑
- 笑把鹰鹯鸾凤想,拜公千拜拜溪桥。明·庄昶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六
- 茶烹南涧水,酒送北溪桥。明·陈炜和厚弟山居偶成
- 春水渡溪桥,凭阑魂欲消。唐·温庭筠菩萨蛮 其十三
- 今日双溪桥,是向松江路。清·陈廷敬双溪桥寄廖衡素虞箴二首 其一
- 几年结屋向溪桥,此日飞书肯见招。明初·萧翀奉柬萧子充
- 远水近水通溪桥,千峰万峰积翠饶。明·符验游黄华山 其二
- 明月出溪桥,照见支筇影。元末明初·高启为外舅周隐君题杂画 其二
- 系马玉溪桥,嵌根豁崔嵬。南宋·范成大兴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岩妙绝南州率同僚饯别者二十一人游之
- 冒雨越溪桥,言入化人宅。清·沈德潜雨宿包山寺
- 衮风柳絮乱溪桥,一抹轻烟野外遥。宋末元初·陈普野景
-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中唐·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 野水平溪桥,波翻蓼花乱。明·王叔承雨后杂兴三首 其二
- 峰回路转见溪桥,雨湿征鞍马不骄。清末民国初·易顺鼎细雨大雾由函口行万山中数十里至分界始出山作 其三
- 万枝寒玉照溪桥,鹤语今年雪未销。清末·郑文焯杨柳枝 其七 赋小城梅枝
- 昔过乌溪桥,桥长命如丝。清末至民国·施梅樵渡乌溪
- 丛篁夹溪桥,桥断横槎接。明·薛瑄龙阳山行遇雨
- 信步寻溪桥,村犬吠林杪。明末清初·钱谦益夜步虎山桥
- 春意逼溪桥,寒香闭蓬户。明·张宁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十 孤山梅雪
- 伍胥祠庙锁溪桥,灌木千章夏自消。明末清初·彭孙贻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 其三 伍胥祠
- 蓟门以北遵溪桥,青松夹道风萧萧。清·宋荦蓟州崆峒山用放翁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韵
- 丁东拄杖卓溪桥,踏尽双峰路转遥。清·吴之振矞三寄示游九嵏圆明寺诗属和末章自嘲并自解也 其三
- 夕宿兰溪桥,旦发兰溪郭。清·叶燮兰溪
- 山中送别限溪桥,万里王程向日遥。明末清初·释函是送刘莘叟别驾督漕北行
- 看山晓渡剑溪桥,踏雾冲云马足遥。明·傅汝舟过剑溪桥
- 繁英几树荫溪桥,灼灼红芳俯泬寥。明·卢龙云桃花坞分赋二首 其二 赋得桥边桃花
- 骈筵出祖拥溪桥,桥边杨柳垂长条。明·朱恬焯送程太守存斋之任睢阳
- 万松亭下寒溪桥,走马冲泥苦折腰。明·张子翼寄胡我溪昆仲
- 黄叶隐溪桥,归云拥高树。明·许炯舟中书所见
- 杖锡鸣溪桥,暮色方骎骎。明·金安国神勒寺尚均师。持小图一轴。下有十清轩叙诗。示余索题。余观是图。宛一神勒结社图也。画之初意。未必及此。想则形成。理或冥会。无乃造物者或出于戏剧。而以示万事之莫不有默定者耶。睡馀。戏书其端以还之
- 微明涉溪桥,长岭环若郛。清·洪亮吉九曲溪尽已抵星村偶登木架桥望迤西诸岭
- 冒寒岗路透溪桥,驴仆翩翩叶乱飘。南宋·张镃梅 其三
- 策马沙溪桥,肠断垂杨树。清·姚谦沙溪桥
- 不居驿路即溪桥,好傍岩腰与山腹。宋末元初·卫宗武和陆象翁以梅配竹
- 霏霏细雨湿溪桥,雨霁溪清野趣饶。南宋·赵良坦与永嘉僚友饯别
- 扶杖历溪桥,倾心向山叟。清·赵执信元日野行至虎邱访汪叟山居
- 才过野店便溪桥,携却诗囊又酒瓢。清·沈德潜西山探梅 其三
- 谁知罗溪桥,净若初过雨。南宋·裘万顷罗溪桥
- 桃花新绿涨溪桥,杨柳傞傞弄舞腰。南宋·苏泂混迹
- 岁去年来拜圣朝,更无山阙对溪桥。唐·不详杂曲歌辞 其二 镇西
- 烟低邵伯当年埭,月出扬州第几桥。明·王世贞暮发邵伯驿作
- 羃䍥披千树,苍茫隔几桥。清·弘历远烟
- 莫更寻春弟几桥。现当代·赵尊岳武陵春 其三
- 人前眉语迢迢。隔银河几桥。近现代·袁思亮醉太平
- 夜里波心又几桥,松陵不见客吹箫。清末民国初·洪繻自太湖洞庭回棹
- 屏山一枕游方梦,横锡飘然过石桥。南宋·刘克庄题寺壁二首 其一
- 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唐·白居易西岩山
- 余有灵山梦,前君到石桥。中唐·武元衡送吴侍御司马赴台州
- 寒逼青霞馆,泥深白石桥。明·谢榛朱郎中伯邻养疴道院雨中见召赋此答之
- 宿叶浮沙岸,新萍上石桥。明末清初·陈恭尹江行杂咏十首 其四 潮痕
-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盛唐·孟浩然舟中晓望
- 自缘春事思江阁,因画名山问石桥。清·齐召南花朝值春分节慎斋先生招同金琢章相钱勉耘本诚张国华鹏翀三前辈胡云持天游一济川会汾两同年及令弟晴川礼部士随集承露堂次南华韵 其二
- 林旧藏僧寺,溪新架石桥。南宋·潘牥郊行 其二
- 念我嘤鸣友,新归大石桥。当代·张力夫与辽宁友人别后作
- 曲江僧向松江见,又到天台看石桥。中唐·刘禹锡送霄韵上人游天台
- 昆圃留瑶室,天台有石桥。明·洪彦弼次望远亭韵
- 乘槎东海未敢必,欲去天台观石桥。北宋·晁补之赠杨景平
- 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中唐·卢纶题念济寺晕上人院
- 一饭从村寺,前身梦石桥。明末清初·吴伟业送致言上人
- 受请终南住,俱妨去石桥。中唐·贾岛寄龙池寺贞空二上人
- 桃源有路家应近,不比天台隔石桥。元·张仲深酬单孟年韵
- 古洞遗仙迹,流泉傍石桥。宋·文绅仪游灵岩 其一
- 野风吹度冷泉驿,一夜滩声涨石桥。清末民国初·张瑞玑灵石遇雨 其二
- 山洪滚滚从天落,拉朽摧枯下石桥。当代·陈振家又咏山中雷雨
- 古柱镌年号,承平旧石桥。宋末元初·方回书所见
- 赤城霞气映层标,华顶遥临见石桥。明·王恭拟游天台山
- 觉来忽听儿童语,昨日榕阴在石桥。元·何中雨中遣兴
- 后有芙蓉亘古之岧峣,前渡三江阅人之石桥。元·刘诜庚午岁七月自城中归吉文故乡南岭谷平庐陵印山凡故旧多招饮者饮后辄援笔赋诗五七言律外得歌行九篇聊书以遣怀云尔 其一 望城冈
- 楼边百花林,林影荫石桥。清·郑珍偕萧吉堂游桃源山山经甲寅兵燹亭观荡然无遗归与张筱皋同守夜话作歌
- 似入清溪路,开门向石桥。清·朱彝尊题倦圃图限杜少陵过何将军山林韵十首 其一
- 冠当岫色沾云叶,杖应泉声响石桥。明末清初·陈子升秋野独行因寄茅鍊师
- 客过闻山磬,僧来候石桥。明·李英碧云寺
- 去年此日买兰桡,薄暮轻阴转石桥。清·吴山寒食忆逝 其一
- 夜泊葑溪上,朝过黄石桥。明·文肇祉舟中晓望
- 霜菊散金翘,山梅蔽石桥。清·梁佩兰送李苍水北上 其三
- 帝子驰金辂,神人造石桥。明·陈绍文南征词奉和泰泉先生
- 春光林下共迢迢,百衲云衣覆石桥。明末清初·释函是二萧
- 帆开落日横孤鹜,雨宿荒村断石桥。明·梁元柱江上闻边报
- 下有百丈潭,泠泠喧石桥。明·徐熥拟登天台山
- 也有天台路,冬春阻石桥。明末·钟惺游九华山值阴四首 其四
- 化鹤思华表,飞鱼戴石桥。明末清初·毛奇龄送邑明府韩公榇归辽阳
- 侵晨每往梨花洞,落日徐归广石桥。明·柳潚戊辰春。卜居梨洞 其三
- 少小托生地,庄西临石桥。清末至民国·曹家达曹庄晚眺二首 其二
- 翠霭横金阙,璇流隐石桥。清末至民国·汪荣宝海淀道中
- 白沙驰道绝山腰,山断红阑接石桥。清末民国初·康有为月夜游太平山
- 君居距余居,一塘三石桥。清初·查慎行送马素村赴选入都四首 其一
- 丹阳河窄水齐腰,客路停篙系石桥。清·师范雨泊闻笛
- 绕屋尽流水,通人无石桥。元末明初·贝琼亭林漫兴 其二
- 小阁临春水,长堤护石桥。元末明初·袁凯饮钱氏东园钱新内宠
- 华顶危临海,丹霞里石桥。唐末至五代·齐己怀天台华顶僧
- 访鹤穿松树,观鱼俯石桥。元·陈高送益上人
- 散策南山下,逶迤登石桥。元·黄镇成石桥山
- 赤城千仞耸霞标,闻说精蓝近石桥。北宋·吕夷简送僧归护国寺
- 山中旧事无人说,碎叠唐碑补石桥。宋·宗莹天衣故寺
- 虚皇未放拿云去,留与金仙作石桥。宋·熊邦彦石䂬
- 溪云带雨来茅屋,涧水浮花出石桥。南宋·朱熹隆冈书院四景诗 其一
- 山源久涸旱尘飘,想见潺湲泻石桥。北宋·郭祥正丁卯十月十日游开先瀑布绝流
- 天台山压众峰高,极胜穷幽是石桥。南宋·释元肇寄上制使贾端明二首 其二
- 九峰野草迷丹灶,三井飞泉喷石桥。南宋·白玉蟾桐柏山书怀
- 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中唐·元稹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
- 自言来此云边住,曾看秦王树石桥。唐·徐凝寄海峤丈人
- 年光已换十馀度,依旧柴门锁石桥。明·张诩秋日同杨别驾西郭访崔自仙宅
- 古洞应曾到,依稀记石桥。明·方献夫再用杜子美韵十首 其一
- 古树藏迂径,平台对石桥。明·孙承恩寄题储苧西山亭和汪东麓韵三首 其二
- 诸将出冷陉,连营济石桥。盛唐·高适睢阳酬别畅大判官
- 客稀山寂绝喧嚣,地僻苍苔没石桥。明·金时习山中杂吟 其五
- 句曲觞金洞,天台啸石桥。唐·郑畋题缑山王子晋庙
- 栗坞修禅寺,仙香寄石桥。五代·贯休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
- 乱水喧云碓,残冰衬石桥。明·成伣过逢狄里
- 寂寂寻乳窦,兢兢行石桥。唐·神颖和王季文题九华山
- 送客渡石桥,迎客出林樾。北宋·苏轼游杭州山
- 一水潆洄跨石桥,岸南岸北树阴饶。清·钱载裁剪四照楼前花木
- 携琴坐石桥,还期候圆魄。清·王又曾秋夕新霁坐时晴斋小饮赵瓯北同年为举微云疏雨之句以况眼中清景因效襄阳体
- 沙河双石桥,郁丽犹积雪。清末·郑孝胥汤山行宫
- 危哉小石桥,跨空仅盈寸。清·袁枚登始信峰 其一
- 自说年深别石桥,遍游灵迹熟南朝。唐·张乔赠头陀僧
- 知是天台古石桥,一龙独跨山之凹。清·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 纵横两石桥,屹作天河跨。清·袁枚秦园
- 吾闻天台华顶连石桥,石桥巉绝横烟霄。南宋·严羽送戴式之归天台歌
- 曾访疏梅径石桥,钱郎度曲蒋生箫。清·洪亮吉赠崔三景侃二首兼寄哲兄景仪都下景俨剑门 其二
- 烟垂麻石桥,溜滴粉墙甉。当代·陈忠平孟秋毗陵之什 其四 无锡清和楼茗坐约以毛明彊先生句『双桥槛外秋』分韵得『槛』字
- 门前短石桥,日日送君过。北宋·释德洪余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八
- 洨河建石桥,可但驴马渡。宋·洪皓洨河石桥
- 海晴望石桥,神仙事𢠵恍。北宋·梅尧臣送张圣民学士知登州
- 竹径通石桥,结构趣亦殊。清末至民国·陈三立游日本人所置六三园观菊
- 苍苔鞭石桥,沈波卧千载。晚清·毛澄渡海 其二
- 客渡青溪独石桥,茅齐棋局倚岧峣。明·李好闵次正使题画韵 其一
- 盘足青石桥,同心共杯斝。明·唐锜百泉吟
- 万里江花拂石桥,孤槎去弄广陵潮。明·宗臣席上留别高伯宗四首分韵 其二 其二
- 春泉百道冲石桥,徵君书屋临山椒。明·陈㷆题蒙庵兄家藏范宽春景
- 横空二石桥,名传吏兵部。明·南孝温纪行 其四
- 过尽红阑紫石桥,信河新涨绿迢迢。清·洪亮吉上饶道中
- 字起鹫岭讫石桥,起讫偶随诗所言。清·宋湘阮芸台师命题灵隐书藏圃
- 放缆穿石桥,晃漾摇目睛。清·杭世骏中秋前一日费员外我衡招同许孝廉丁处士集慈恩僧房时恒公适至
- 木桥复石桥,左右泉活活。清·钱载剑门
- 清樾抱石桥,行旅坐支颐。元·刘诜和萧天叙山行
- 藉甚荆篱并石桥,每逢开处豫愁凋。清·弘历题杨补之梅花用图中题者韵 其三
- 不因寻石桥,长年无人过。南宋·释元肇天台山中十首 其二
- 清溪达石桥,扁舟轻可刺。清·弘历自西海泛舟至青龙桥
- 生面写石桥,却俯观足底。清·弘历题金廷标人物事迹十二帧 其八 庐山观瀑
- 江国殊石桥,耸驾垂虹卧。清·弘历过广惠桥
- 牵罾容左史,徐度赤阑桥。清·朱彝尊夏日瀛台侍直纪事六首 其六
- 梦去中原愁不见,上东门外石阑桥。清·张问陶春日怀人 其四 陈淩沧瀚
- 春梦无痕行不得,鹧鸪啼煞曲阑桥。当代·姚佳油滴釉
- 粉香飞过碧阑桥。宋·卢祖皋临江仙 其一
- 金波楼阁红阑桥,去年此月还此宵。清·洪亮吉长至前一夕久坐待张同年不至兼怀里中旧游拉杂书毕不觉破晓
- 添衣小立紫阑桥,凄清闻凤箫。明末清初·李雯阮郎归 秋晚
- 黄茆板屋朱阑桥,此中清福真难消。明末清初·陈继儒题蕉竹图
- 奉天门下玉阑桥,此日催班早侍朝。明·李梦阳丙子冬至
-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唐·杜甫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屋赀
- 童负来山店,人看度野桥。南宋·陆游家有两瓢分贮酒药出则使一童子负之戏赋五字句
- 长途极目添幽兴,更折寒梅渡野桥。北宋·韦骧奉节道中望群山有雪
- 凉飔飒动来天阁,愁绪分明到野桥。明·汪坦六月十三夜月
- 前山过雨涨才消,艇子随流出野桥。清·弘历题吴镇山水卷 其五 村桥野艇
- 里湖凉思不胜飘,路转青林接野桥。清·厉鹗舟泊西林桥同吴尺凫作
- 树阴如屋雾如潮,浅水流花落野桥。元末明初·王冕素梅五十八首 其四十一
- 浦树连山阁,潮云带野桥。明末清初·施闰章闻伯玑东湖草堂成
- 扁舟不尽凌风兴,却著青鞋踏野桥。南宋·陆游水乡泛舟二首 其二
- 溪痕春涨碧迢迢,一带斜阳映野桥。元·王恽蒲中十咏为岩卿师君赋 其十 妫汭夕阳
- 几回忆得江南路,雪树参差暗野桥。元·傅若金题寒梅冻雀图
- 逢花逢月便相招,忽卧云航隔野桥。唐·陆龟蒙奉酬袭美病中见寄
- 烟火相看近,平沙见野桥。明末清初·施闰章即过沙河桥访渭仁
- 迢迢羃野桥。悲歌杨恽家居久。清·陈维崧河传 豆荚
- 水郭喧渔市,江船集野桥。明末清初·赵湛雨晴同九逵出郭晚望
- 山含雨意沉岩树,水藉风威撼野桥。晚清·林占梅晓过青草湖村
- 耻同桃李芳菲斗,独立清标在野桥。晚清·陶德勋续梅花百咏 其七 野梅
- 轩车驷马春容盛,一色青旗树野桥。清·蒋一桂南沙迎春词
- 一川流水百盘涧,碎石堆筐架野桥。清·弘历村行三首 其三
- 连村画景张横幅,著树梅花发野桥。清·弘历积素
- 支筇欲上层楼望,无碍凌溪蹀野桥。清·弘历唐寅层岩策杖即用其韵
- 轻风五雨汎轻舠,柳映花遮秀野桥。清·缪公恩忆夜过松江府
- 藏处迷山寺,度来封野桥。清·弘历雾八韵
- 壮构今何在,烟村及野桥。清·弘历瀛州南楼八叠沈佺期韵
- 金丝柳底洲沙没,数尺流波拍野桥。金·王涧杂诗七首 其三
- 高僧爱惜遮江寺,游子伤残露野桥。唐末至五代·齐己杂曲歌辞 其四 杨柳枝
- 何处溪山隐,衡门对野桥。元末明初·高启题溪山小隐
- 兴尽愁烟艇,行迷认野桥。南宋·朱熹春雪用韩昌黎韵同彭应之作
- 寒云无影雁寥寥,如雪冰沙冱野桥。南宋·李龏车塘晚归
- 崖径通江渚,秋芜控野桥。明·郑士龙小酌昭阳亭。示从事罗晦元
-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唐·李商隐柳
- 行人骏马嘶香陌,独我残阳倚野桥。唐末·罗邺溪上春望
- 平林远岸仍乔木,芳草暗川更野桥。明·洪贵达次金伯云韵
- 暮色苍茫上野桥,绛云明灭射山椒。明末清初·施闰章晚坐段桥值曹秋岳侍郎同限桥字
- 掩映孤村傍野桥,更无人处见丰标。清·沈德潜梅花次韵
- 逆旅人家近野桥,偶因秣蹇暂消摇。南宋·陆游山村经行因施药五首 其五
- 过尽山庄与野桥,新秧万顷绿齐腰。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肚山道中即景 其二
- 岩扉横野桥,塔影落前浦。北宋·张师中枫桥寺
- 十里黄花半野桥,午云晴鹳两争遥。明·吴宣山行
- 苔径连野桥,池塘落秋水。清·陈廷敬秋日祖氏园同肇余湘北以秋水席边多为韵五首 其二
- 风竹覆野桥,离披豁幽步。清·陈廷敬秋晓由樊溪至山园
- 祖帐临野桥,征途渺山水。明·李珥送黄冈金重晦以奏请使赴京
- 笑看苍龙护野桥,桃源去路觉迢迢。明·林大春刘山人山居用韵
- 飒沓霜风冷野桥,霏微露气摇寒竹。清·弘历西山下故宫曲
- 赏春合有溪堂约,侵晓行过独木桥。明·唐寅题画十首 其十
- 一派松篁路,聊通曲木桥。明·袁宏道初入村居 其二
- 山家春兴知何似,石涧潺湲绕木桥。明·柳潚骆山屋后。陪于于叔父与瀹而浩叔。作艾汤会。次孤竹韵
- 寒园病叟空泉瓮,小市归人只木桥。清·陈斗南游大奎壁净度庵
- 夜来梦到相寻处,野水斜通白木桥。明·孙一元梅杖
- 我来度木桥,疾走出门候。明末清初·释函可刘老翁
- 昨日相逢小木桥,风牵裙带缠郎腰。宋·吴江女子与钱忠
- 宛转朱栏扶木桥,过桥揭步不其遥。清·弘历柳墅行宫八咏 其四 横桥
- 南山之阳有木桥,南山之阴有木梓。清·弘历题金廷标人物事迹十二帧 其二 桥梓喻教
- 流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中唐·刘长卿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
- 青乌暮傍新书屋,黄叶村连旧板桥。清·朱彝尊和曹先生溶韵送高佑釲还里二首 其二
- 绿杨红板桥。清初·查慎行河传 甲午春社作
-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清·王士禛秦淮杂诗十四首 其十
- 断无名士不萧骚,骑马年年上板桥。清·袁枚感怀四首 其四
- 访我来花坞,穿云到板桥。清·袁枚秦涧泉学士见和前韵再倡四十二韵奉赠涧泉
- 百年多少潍夷长,忍俊惟馀郑板桥。清·张问陶潍县道中 其二
- 策马过回岸,听鸡度板桥。明·卢龙云由云阳登陆途中杂咏五首 其三
- 我识君门巷,溪流小板桥。清·翁方纲时帆检讨溪桥诗思图四首 其一
- 江树雨潇潇,江波断板桥。元末明初·邓雅暮春同友人观江涨
- 如何也向溪头舞,一例东风拂板桥。现当代·叶嘉莹杨柳枝八首 其八
- 草虫响叶宽衣带,花气横箫记板桥。明末清初·龚鼎孳和秋岳八月十六夜诗 其一
- 桃花轻浪过花朝,溪女提鱼渡板桥。清初·查慎行新柳词和允文二首 其二
- 经过燕市仍吴市,相送皋桥又板桥。清·黄景仁金陵别邵大仲游
- 绿水分村巷,黄鱼出板桥。明末清初·施闰章次吴兴
- 朱门花月倚春宵,占尽风光赤板桥。明末清初·彭孙贻红牡丹
- 无缘打桨送春潮,有意搴帷认板桥。清·袁枚秦淮杂诗 其四
- 谁将束缊求山火,自立寒溪问板桥。南宋·姚镛出山
- 度岭迷樵径,缘溪失板桥。清·沈德潜咏雪
- 旧忆陵阳北,林园近板桥。中唐·许棠忆宛陵旧居
- 谢家正好青山色,却付明朝忆板桥。清·钱载题板桥吟诗图即用曹能始诗韵
- 夙昔烟霞约,垂杨荫板桥。明末清初·何吾驺赠姚孟长四首 其四
- 偶逢僧出摇葵扇,閒看潮生坐板桥。明末清初·钱澄之杂忆九首 其九
- 故由乱石铺街过,二百年间待板桥。当代·幻庐观国图郑燮书画展用其写竹诗元韵成句,因有“二十年前旧板桥”印语,复足成一绝 其一
- 迤𨓦东庄路,春风黑板桥。清·吴之振过东庄看梅 其一
- 双屐宜沙路,孤筇怯板桥。清·张英步屧
- 风吹昨夜棠梨折,卧刺如针伏板桥。明·徐渭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子以其谩巳谢绝之意其图必立遭毁裂为蝴蝶化去久矣予慕而拟作之噫童子知羡乌获之鼎不知其不可扛也虽然来丹计粒而食乃其报黑卵必请宵练快自握亦取其意之所趋而巳矣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并张打油叫街语也亦取其意而巳矣 其十七
- 秋老梧桐树,霜浓石板桥。清·彭孙遹踏月
- 乱岭藏山驿,微波拍板桥。清·陈维崧盱眙
- 钟晓低残月,春光满板桥。南明·释今严初春晓望
- 使君风度真𡰥旷,夜踏青莎送板桥。明末清初·魏礼次韵奉酬宋牧仲使君《使院池上构小桥待和公漫赋一绝》二首 其一
- 淮濆海浦路迢遥,记得兰舟系板桥。明末清初·吴嘉纪寄答席允叔 其一
- 野月晴茅舍,汀烟压板桥。明末清初·吴嘉纪田纶霞先生见示方园杂诗次韵奉答 其八
- 自暮秋一别板桥,叹风打萍踪,天涯飘泊。近现代·薛建吾解连环 寄誓流
- 倥偬戎马归来后,一往风情迈板桥。现当代·莫仲予题陶景明书画
- 不知新水添多少,渔艇都撑进板桥。清·汤阔祖春雨
- 泥烂涂蓬壁,潮乾涸板桥。清末·金武祥雨阻横坍市
- 临流辟柴扉,倚岸横板桥。清末民国初·杜关柴扉杂咏九首 其二
- 匆匆十日三经过,识得征人是板桥。清末·苏大山台中道上 其四
- 才名一代杨公子,曾踏东风赋板桥。清·陈田板桥和题壁原韵 其二
- 行人白发飘萧。过当时板桥。晚清·文廷式醉太平
- 烟花南部都零落,几点秋镫散板桥。清·李子荣秦淮镫舫词
- 澹心居士真耆旧,头白操觚话板桥。清·全祖望旧院
- 似出新林浦,逶迤向板桥。清·厉鹗北郭归舟即事二首同江声作 其一
- 去郭五六里,舟行多板桥。清·常岫高詹事澹人得当湖冯氏耘庐旧业分别馆一区为余卓锡地漫赋四章志欣感之意寄詹事 其二
- 荒原重构似僧寮,门俯清溪傍板桥。清·沈德潜秋兴次钱讷生韵 其一
- 诗人惯做周旋事,定买鲈鱼祭板桥。清·刘大观寄诗送颜运生之任兴化
- 一林冷月露山寺,十里清霜生板桥。清·蒋士铨落叶 其四
- 渺渺烟波处,亭亭见板桥。清·袁枚瞻园十咏为托师健方伯作 其九 板桥
- 深林窈窕仙路遥,谷口雪明双板桥。元末明初·刘崧题山水画
- 夜宿东山下,人家隔板桥。元末明初·刘崧宿东山下
- 溪流环抱三家市,春色平分独板桥。明·黄相次淝河
- 光如银粟铺宫瓦,凝似琼林积板桥。明·朱珙霜花
- 黄叶飞山寺,梅花开板桥。明·屈修宿海云寺 其四
- 饮饯迎宾馆,清霜锁板桥。明·尹祥十三日。过金郊驲
- 绿竹遮茅屋,青林隐板桥。明·成伣题羽溪亭
- 红栏白板桥,一绿不可唾。清·舒位瓶中芍药 其二
- 烟水濛濛接板桥,数年经历驻征桡。唐末·罗隐广陵春日忆池阳有寄
- 杨柳青青覆板桥,春江花月夜生潮。清·朱彝尊即席送王朱同之松江
- 扬子东湾下板桥,密篱迂巷半通桡。唐·张祜赠李庠郊居
- 夜挽黄冠踏板桥,小楼灯火亲药锉。清末至民国·陈三立仁先自沪演来视和其车行看落日之作
- 北地枋桥似板桥,江村风景草迢迢。清末民国初·洪繻过枋桥即景
- 竹树萦回带板桥,一溪流水隔尘嚣。明·谢缙题郭宗仪半野轩
- 倾崖动板桥,暮雨暗山椒。明末清初·施闰章雨宿陶庄怀舍弟阮移寓九里
- 徙药寻君立板桥,野葛覆垣改行迹。明末清初·朱鹤龄访顾樵水
- 水急衡板桥,山空响飞瀑。明·徐𤊹投宿山家
- 晚来撤板桥,不接村前路。清·阮元珠湖草堂因洪湖汎滥屡在水中癸亥入觐过扬州尚无水患小住一夕分题八首 其四
- 数里一板桥,亭栏各清楚。宋·陈藻建剑板桥之什
- 想茅店板桥,定催人起。清·黄之隽琐窗寒·咏霜
- 门前跨板桥,户后罗脩竹。清·沈德潜田家杂兴 其五
- 自然一切仙船石匮虹板桥,原委由来都了了。清·袁枚至伏虎岩遍历险怪憬然有悟
- 荣杖幽人步板桥,扁舟独弄任公钓。清·弘历题张雨森摹沈石田山水幅
- 东风自怜惜,留映赤栏桥。元末明初·杨基雪中柳
- 纤云四卷风不骄,横渡百尺红栏桥。清·舒位中秋夕泛小舟出乡思桥对月放歌
- 一片柳枝风影外,胡梁春水石栏桥。清·张问陶胡梁
- 新架溪边小轩阁,斜坡待补曲栏桥。清·陈式金筑园六首 其二
- 人醉画栏桥。明末清初·毛奇龄忆江南 其二
- 一夜春风春雨急,杜鹃开过木栏桥。现当代·张月宇滨海步行道凭栏四首 其三
- 纸伞低斜曾记否,褰裳怕过断栏桥。现当代·张月宇伤逝六首所伤非一地亦非一时拟成十章竟不能卒思绪纷沓止于壬辰三月十四日 其一
- 堂上芙蓉花最饶,开时不见玉栏桥。北宋·郑獬李都尉芙蓉堂
- 花落碧栏桥,翠楼红袖招。明末清初·尤侗菩萨蛮 其十一 无题八首
- 夜夜篴声关塞路,年年杯酒灞陵桥。明·徐熥柳
- 老甚出游今得力,坐吹明月广陵桥。明·沈周陆翁赠箫杖
- 床上一壶堪独酌,风流不减霸陵桥。元末明初·张昱题茅堂雪景图
- 明月洞门流水在,不知何处武陵桥。明·李达寻伽倻山
- 帆樯扬子驿,卤簿秣陵桥。明·胡应麟渡江有怀秣陵旧游八首再寄王长公 其七
- 兴酣自携碧玉箫,间鸥引过松陵桥。清·孙原湘题姜白石像
- 南昌铁柱观,西坂铜陵桥。元末明初·胡布怀荆楚
- 一株闲伴霜陵桥。元·善住忆王孙 咏柳
- 分明太守礼,跨蹑毗陵桥。中唐·孟郊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
- 才入西陵桥,林峦得近似。宋末元初·卫宗武钱竹深招泛西湖值雨即事
- 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盛唐·李颀放歌行荅从弟墨卿
- 别君穆陵桥,逢君长安陌。明·沈一贯相逢长安陌行
- 垂虹不是坝陵桥,送客能来路亦遥。明·唐寅垂虹别意图
- 怀贤欲鼓猗兰操,有客携琴过小桥。明·唐寅茅屋风清图
- 春风过处人行少,一树疏花傍小桥。宋末元初·贾似道梅花 其二
-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元·元淮立春日赏红梅
- 暑天要此清凉地,欲往何辞度小桥。北宋·陈瓘和刘太守十洲诗 柳汀
- 无人解住江边屋,一就回汀架小桥。清·梁佩兰自始兴江口取道山中度岭作寄示述儿十首 其四
- 犹忆来荒墅,偷闲步小桥。晚清·孙思敬留别周菊人襟兄
- 大风背草穿荒径,细雨推车上小桥。现当代·聂绀弩柬周婆
- 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南宋·朱熹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其三 咏归桥
-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十一
- 书中三味今朝识,纸扇轻摇立小桥。当代·顾敏燕游绍兴鲁迅故居石桥留影感怀
- 春烟寒翠碧迢迢,行尽疏林见小桥。清末至民国·吕碧城杂感十首 其九
- 钓罢盈孤屿,行稀覆小桥。北宋·朱长文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诗四十韵以贻坐客昔欧阳公与人咏雪先戒勿用梨梅练絮白舞鹅鹤等字今篇中辄守此戒但愧不工伏惟采览
- 枫林两岸经霜老,红叶无风落小桥。明·朱肇煇秋日江行
- 云容天影水中摇,分坐船舷似小桥。北宋·黄庭坚和答张仲谟泛舟之诗
- 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唐·陆龟蒙归路
- 盐米通官路,市廛集小桥。明末清初·钱澄之胡枋 其三
- 几株老树欹边岸,一叠寒溪折小桥。清·梁佩兰题查书云骑驴踏雪图 其一
- 山翁曝背南檐下,尖角青牛斗小桥。明末清初·贺贻孙鹧鸪天 村落
- 一啸响空谷,五噫归小桥。明末·梁以壮閒居 其十四
- 沉云暗浦雨萧萧,黑夜冲泥踏小桥。明·王猷雨夜南行
- 园林容易长巴蕉,满担携回自小桥。清·何绍基无园种菜 其二
- 盈盈望断随流水,黯黯魂销指小桥。清·徐嘉干无题 其二
- 词人亦有穷途苦,新涨盈沼没小桥。民国初·连横骤雨
- 结交颇尽东南美,娶妇能兼大小桥。晚清·范当世属冯君小白为吾写平生快事为八图而作诗以道其意用饶字韵 其一
- 游鳞唼月频吹浪,自理竿丝钓小桥。清末·许南英乙卯五月望夜菽庄张灯词 其三
- 道山骑鹤去,零落嗟小桥。清·全祖望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万生幼杨还甬上寄怀甚殷未及答也至杭答以三首即送之东行 其一
- 胭脂湖畔紫骝骄,流水栖鸦认小桥。清末民国初·苏曼殊东居杂诗十九首 其十二
- 白门名独传阛阓,道是依稀内小桥。清·弘历题文伯仁金陵十八景 其十六 白门
- 谁知转眼沧桑变,付与行人作小桥。现当代·程坚甫所见有感
- 草露迷荒径,林风荡小桥。清·王之球文社待友人
- 雨馀准备前途滑,伐柳填薪当小桥。清·钱大昕村行 其一
- 罗浮洞里花如织,谁立寒香背小桥。元·丁复次韵元宵雨雪
- 山云宿雨笼残日,汀草浮香满小桥。南宋·释斯植效樊川体
- 云迷远树昏残照,水压青天下小桥。南宋·萧立之江行得水压青天下小桥一句足成唐律
- 催功下下与高高,束火人归闹小桥。宋·葛胜仲走笔再和凤凰山十韵酬良器解元兼呈文中宣德 其六
- 曲巷连新市,层楼近小桥。南宋·陆游河桥晚归
- 不如岸纶巾,春船携小桥。南宋·范成大和周子充侍郎见寄乐府戏赠之作
- 主人可是饶风月,分与游人倚小桥。宋·王洋题沈氏小桥
- 时时醉卧听流水,低拂垂杨欠小桥。宋·洪皓题谭秀才所居
- 主人应在花深处,独对东风醉小桥。北宋末·周紫芝寓宿省直有怀方元伯
- 枝卧侵微草,红繁蔽小桥。北宋·韦骧溪上桃
- 菜甲留终夕,蒲团共小桥。南宋·陈傅良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 其一
- 雨飞蝴蝶尽争高,映水垂杨拂小桥。南宋·许及之次韵居甫六绝句 其四
- 积阴虽重消平地,背日犹多压小桥。南宋·释居简山阴道中残雪
- 花光浓艳鸟声娇,野水平田透小桥。明·陈良贵野望
- 曾听禁漏惊街鼓,惯踏康庄怕小桥。唐末·罗隐病骢马
- 行行渡小桥,决决响细泉。北宋·梅尧臣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 转寻林薄得小桥,尽弃龙爪排龙腰。清·舒位登青龙岩绝顶憩观音阁遂至妙坞
- 隔涧人家通小桥,家家沽酒可相邀。北宋·郭祥正城东延福禅院避暑五首 其五
- 古涧横小桥,竟日无人渡。宋末元初·俞德邻为陈登父题画扇
- 杜宇声声唤小桥,春寒逗碧绡。晚清·费墨娟长相思 雨夜怀阿嫂
- 短短疏篱小小桥,数株杨柳尽魂销。晚清·廖光小桥步月
- 逶迤接小桥,皱面一池水。现当代·李家煌意行霞飞路遂入华龙公园
- 躞蹀向小桥,鹿麑随短筇。明末清初·吴嘉纪栝园诗四首赠周雪客 其三
- 幂幂苍烟护小桥,回峰斜引上方遥。明末清初·王夫之宿别峰庵庶仙策杖来慰时方从哭送先兄归垄返
- 从兹取径及小桥,稍见青烟吐茅屋。明末清初·凌义渠云溪道中
- 延福精庐面小桥,半临流水半临郊。明·过鹤题延福庵
- 早汎沙棠系小桥,午移尊榼纵轻桡。明末清初·欧必元秋日同谷卿缜之伯乔及兄伯鳞弟子敬泛舟佛滘归至清溪数里各赋十绝 其一
- 绝壁居然斸小桥,半春桥外影迢迢。清·洪亮吉题元人画幅 其六
- 舞翠垂丝夹小桥,春风庭院鸟声娇。南宋·金朋说赏柳吟
- 一亭两小桥,已揽苍翠重。清·翁方纲种莲八首 其八
- 枯荷仍小桥,插棘展长墉。清·翁方纲同慕堂笥河鱼门伯思饭裕轩野圃兼呈南厓三首 其一
- 枕流三尺眠小桥,照水间鸥白于玉。清·陈裴之秋日行田野间即目写之
- 藜杖缘溪转小桥,背风深处似相招。宋·刘应时梅林即事四首 其三
- 一带烟村一小桥,一湾流水自迢迢。清·安魁山村
- 过野杏小桥,都在元处。宋·杨泽民扫花游/扫地游
- 拂石坐小桥,临流俯清泚。宋·李曾伯题宜兴庵壁 其三
- 髯榕荫小桥,鸯侣曾双死。当代·陈初越题吾乡双抛桥古有情人殉难河中桥畔即林觉民故居
- 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唐·杜甫玉台观
- 银河自在云之上,不碍天孙渡鹊桥。清·赵翼七夕
- 汉官著笠趋龙尾,河鼓张油度鹊桥。明·袁宏道秋日苦雨和退如太史 其二
- 生惭凡鸟栖凰阙,长使牵牛望鹊桥。晚清·范当世外舅用到日饶字韵题大桥遗照感诵不已叠韵陈谢 其一
- 宝月空鸾镜,银河断鹊桥。元末明初·胡奎挽友人妻李氏
- 更深女伴好相邀,争说双星会鹊桥。晚清·费墨娟七夕二首 其二
- 大明岂是银河畔,何事居然驾鹊桥。清·弘历鹊华桥 其二
- 夜月侵牛斗,秋河界鹊桥。明·林鸿拟李谪仙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 真一关头路匪遥,绛宫琼楼接鹊桥。明·王弘诲證道歌叩王炼师
- 鹫岭浮鳌极,鲲池誇鹊桥。明·王弘诲焦山
- 梦迥芳草碧迢迢,星渚依稀旧鹊桥。清·彭孙遹无题同贻上作 其十二
- 双星若识人间事,也定凄然罢鹊桥。明末清初·钱栴七夕狱中作
- 湘娥鼓瑟听龙驾,灵匹停梭媵鹊桥。明末清初·邝露君山七夕
- 人间更有难言隔,却羡天河有鹊桥。当代·吴金水七夕
- 插汉疑鲸饮,填河象鹊桥。明·李之世赋得江上霞
- 临流几度待金飙,天帝无情恨鹊桥。明·徐熥织女寄牛郎
- 年年乞巧蛛丝密,复道凌空异鹊桥。明末清初·黎景义宫词 其八
- 始旦回鸾帖,清秋题鹊桥。明末清初·王夫之前雁字诗十九首 其十六
- 一道银河隔,双星落鹊桥。清·周馨桂七夕赋得鹊桥
- 锦屏鸳枕依稀忆,多恐秋期负鹊桥。现当代·熊润桐闰六月初五日晓雨酷热渐退有作
- 蓬山咫尺犹嫌远,捷径何当假鹊桥。清末·冯君辉赠某君二首 其一
- 沉沉旧院收鱼钥,隐隐星河梦鹊桥。晚清·丘逢甲寄和崔兰西七夕感怀
- 河边竟渡霍嫖姚,幻起云中挂鹊桥。清末至民国·杨楷题仙姑庙四首 其三
- 彩虹截断辽西雨,飞入银河当鹊桥。清初·查慎行七夕喀喇火屯雨后作
- 九天屈注银湾水,那得凭空现鹊桥。清·孙原湘春雨代所思书闷 其二
- 性命争蛟窟,云天限鹊桥。清·王文治海外七夕
- 不如天上今宵。有一条鹊桥。清末至民国·叶楚伧醉太平 前题
- 仙韶一片下层霄,宝𨏥重帏降鹊桥。宋末元初·刘将孙题谭梅屋所藏杨妃上马图
- 坐看星斗落秋霄,岂有神官役鹊桥。元末明初·黎贞戍妇词二首 其一
- 河堤杨柳休伤别,八月星槎到鹊桥。元·王士熙寄上都分省僚友二首 其一
- 凭谁试展乘槎手,直入银湾看鹊桥。宋·邓深七夕竞渡
- 谁知略彴由天造,全胜间关履鹊桥。北宋·韦骧护国院十咏 其三 天然桥
- 卧闻秦王女儿吹凤箫,泪入星河翻鹊桥。南宋·刘克庄齐人少翁招魂歌
- 夜来甘露空中过,片月横空对鹊桥。南宋·陈楠金丹诗诀 其九十
- 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唐·陆畅解内人嘲
- 渭城一唱一魂消,昨夜秋风吹鹊桥。明·梁孜送潘象安归省八首 其三
- 三秋杳杳来星驾,一水盈盈绕鹊桥。明·金净次孝仲七夕韵
- 马嵬与鹊桥,此恨共天长。清·赵清瑞七夕谣
- 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唐·韦嗣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 毕竟京江填鹊桥,双星燕尔会中宵。清末至现当代·吴研因凤吹二十四首 其二十
- 修到神仙待鹊桥,人间那不怨迢遥。清末民国初·骆成骧七夕
-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盛唐·李白拟古十二首 其一
- 三殿鳌山引鹊桥,内庭银烛映层霄。明·欧大任金陵元夕五首 其五
- 漫度鸟鹊桥,越过芙蓉城。清·敦诚升天行
- 天孙踏鹊桥,中隔云一片。清·洪亮吉是日过听秋轩饭并观瓜果筵作 其四
- 知是蓝桥是鹊桥,一双解下佩琼瑶。清·孙原湘双红豆辞 其三
- 翩翩联鹊桥,亭亭拥龙辀。宋末元初·于石七月七日
- 应思旧日看花处,走马卢沟第一桥。明·谢榛送徐进士子绳谪建阳少尹 其四
- 夹堤桃柳三春雨,两淀烟波十一桥。清·弘历赵北口杂咏 其一
- 琴閒石虎花千涧,杖倚垂虹月一桥。明末清初·龚鼎孳夏象也之吴县广文
- 车随石路去迢迢,夹岸枫林隐一桥。明末清初·屈大均自大小王公岭经枫林桥一路丹枫古木与梅桂相乱坡陀高低石路坦洁绝可爱
- 几处飞崖断,因松作一桥。明末清初·屈大均西樵
- 万里昆崙水,西来此一桥。清·祁寯藻河桥 其一
- 林峦削玉转,两涧束一桥。清·厉鹗正月四日雪霁游天竺寺归访巨公于灵隐寺出观宋天圣四年免赐田税牒至晡并湖而还得诗三首 其二
- 风叶鸣孤树,霜溪影一桥。清初·查慎行冬晓语溪舟中
- 两涧飞来处,云深合一桥。北宋·郭祥正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二十八 合涧桥
- 二十四潭争一桥,惊泉喷薄几时消。明末清初·屈大均两过三峡桥上作 其二
- 空处立一桥,下倚松柏根。清·洪亮吉过长板塘进山口作
- 两山中间夹一桥,细水毕集声如箫。清·洪亮吉关索岭
- 风势聚一桥,惊看去云驶。清·洪亮吉西溪汛即事
- 溪光净处豁一桥,泉水下注声如箫。清·洪亮吉冒雨至锡山作
- 半虹忽堕横一桥,恰当高处风刁骚。清·厉鹗五月二十五日艮山门外晚眺
- 不知久后凭谁化,鲍肆兰房共一桥。当代·王悦笛成都竹枝词七十二首 其二十四
- 太霞高馆洞天遥,东接兰津十二桥。明·李攀龙为周明府太霞洞天卷题
- 喜闻成室在斯朝,淡水塘东第二桥。清初·查慎行德尹梓树桥新居落成诗四章 其一
- 周郎未遇春衫薄,沽酒无颜过二桥。清末至民国·陈独秀本事诗
- 鹧鸪声里游人少,啼过头桥又二桥。清初·查慎行鹧鸪天 花朝晴出郭闲眺
- 二楼接二桥,度竟乃造兹。清·翁方纲宋芝山以所摹罗浮画册廿八幅属题捡箧中辛卯旧草和陶诗韵与此册同题者录之 其二十五
- 春云山对屋,夜雨水平桥。元·虞集代众仲作
- 云去好山争入座,雨来新水欲平桥。明·李东阳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
- 安石榴开红照地,御河水酿绿平桥。明·袁宏道五月十二日退如生辰蒙以诗见示聊述二章奏报 其二
- 放碗出门行一匝,小溪新涨已平桥。南宋·华岳田家十绝 其八
- 莫将离别泪,来洒太平桥。当代·陈永正江津送黎益之不及 其二
- 蹊崩横卧柳,岸阔接平桥。明·吴兆新秋建安王半隐园应教二首 其一
- 一卷桐阴风不动,避灯坐过月平桥。南宋·萧立之夏夜纳凉
- 春潮不满岸,夜雨忽平桥。清·邹儒寄牟畅圃
- 汀烟迷曲岸,涨影没平桥。清·弘历泛舟 其二
- 群玉过林抽翠竹,双虹垂岸跨平桥。北宋·曾巩水香亭
- 初见南湖冻未消,只今流水又平桥。北宋·谢逸同信民出城南访正叔共约南湖之游至今不果信民即有长沙之行恐遂爽约戏作诗以督之
- 牛带寒鸦过别浦,叶随流水聚平桥。明·黄佐春日田园杂兴次郑大尹韵 其一
- 江南好,秋水晚平桥。清·顾贞观望江南
- 湖上轻风拂柳条,美人吹笛向平桥。明·盛时泰寄武林朱九疑
- 满江残雪覆平桥。清·曹尔堪临江仙 秋苇
- 他日归帆下吴苑,先携竹杖访平桥。清·朱彝尊送徐中允假还昆山六首 其六
- 飞花藏远寺,古树折平桥。明·胡应麟过杨不弃索其丹青适大雪盈尺即席题
- 晴云初卷幔,芳草渐平桥。明末清初·龚鼎孳邗江春暮于皇孝威园次辟疆过集用少陵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八韵 其一
- 活影玻瓈沈曲沼,吹香靺鞨糁平桥。明末清初·王夫之春日山居戏效松陵体六首 其四
- 不知溪畔路,新涨夜平桥。清·逸云省斋上人雨阻中峰
- 本淳才捷胆气豪,浪浪春涨漫平桥。现当代·单人耘寄呈张汝舟老人
- 灯火浸平桥。清末至民国·潘飞声南乡子·迤𨓦碧河酒楼题壁
- 歇马万山苍翠里,人烟密处半平桥。清末·许南英番社防匪偶成 其三
- 红日没时迎素月,青溪横处度平桥。清末民国初·裴景福自朱玉阶家晚归
- 人家多夹岸,溪水不平桥。清·张问陶柳沟
- 夕阳人影卧平桥。金末元初·元好问浣溪沙
- 两山青入屋,一水白平桥。元末明初·李延兴秋日山行
- 丹泉生石甃,山趾带平桥。元末明初·陶宗仪游查山
- 东西二十里,相望两平桥。南宋·陆游湖山九首 其九
- 松篁低到地,溪涧合平桥。宋·王之道追和韩退之雪韵
- 潮来涨水恰平桥。宋·赵长卿小重山
- 归雁下平桥。南宋·陈亮浪淘沙令 其一
- 风回松壑烟涛绿,飞泉漱石穿平桥。明·唐寅姑苏八咏 其一 天平山
- 听泉人习静,伫立面平桥。明·唐寅山水图
- 宝镜团团挂碧霄,翠屏隐隐隔平桥。明·吴与弼雪夜晚眺
-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唐·温庭筠杨柳八首 其三
- 含烟带雨过平桥,袅袅千丝复万条。宋·吕本中柳
- 春水和平桥,读公碑上字。晚清·丘逢甲己亥五月二日东山大忠祠祝文信国公生日 其三
- 正水涨平桥,寒深极浦。清末至现当代·汪东探芳信
- 渐迤逦平桥,接近梅村路。清末至现当代·汪东安公子 苏沪道中,用袁去华韵作
- 御沟流水椄平桥,戚里侯门傍九霄。明·欧大任皇州春色歌送余君房沈肩吾
- 窈窕得平桥,夷犹坦缃席。明·王世贞穿竹径度知还桥入文漪堂
- 练水拍平桥,流连暮复朝。明·袁宏道花朝月下泛舟限四韵
- 试闲立平桥,前溪烟雨深未深。清·郭麟忆旧游 酒帘
- 卧波置平桥,折旋循𨄻迤。清·弘历再题狮子林十六景叠旧韵 其六 藤架
- 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唐·白居易新春江次
- 记得云娥相送处,淡烟斜月过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三
- 秖恐凤楼人待久,玉鞭催马上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十
- 归梦不知江路远,夜深和月到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一
- 日午捲帘风力软,落花飞絮满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九
- 长记看灯三五夜,七香车子度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五
- 垂杨影里见红桥。清·王士禛浣溪纱 其十二 红桥同箨庵茶村伯玑其年和岩赋
- 清歌连白舫,长笛隔红桥。明末清初·龚贤饮徐氏园
- 露多怜绿径,雨湿忆红桥。清·陈廷敬春日怀西园先生
- 江南好,绿水傍红桥。清·熊琏望江南 其一 江南词六首
- 回头处,银汉接红桥。清·吴绮江月晃重山 其三 卧霞阁对月
- 宝马未归新月上,绿杨影里倚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四
- 燕子不来春事晚,数株杨柳暗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七
- 谁道蓬山天样远,画阑咫尺是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十二
- 平平铺碎浪,远远出红桥。明·袁宏道夏日同龙君超傅中执萧季星龚散木彭长卿崔晦之小修王小白泛舟便河得桥字
- 横塘斜宛转,绿水浸红桥。明·邓云霄长干行二首 其二
- 花雨林烟自暮朝,清溪流水入红桥。明末清初·陈恭尹题乌丝红袖图为王黄湄都谏三首 其一
- 绿杨丝里隐红桥。清·徐釚少年游 过红桥感旧,用柳屯田韵
- 芳树远红桥。清·丁澎凤楼仙 红桥夜玩
- 低徊不忍去红桥。明末清初·袁于令浣溪沙 红桥和王阮亭
- 苑外杨花待暮潮,隔溪桃叶限红桥。明末清初·钱谦益丙申春就医秦淮寓丁家水阁浃两月临行作绝句三十首留别留题不复论次 其四
- 邻女近裁靴样浅,月明相唤走红桥。明末清初·王彦泓续游十二首 其七
- 丛丛抽翠簖,点点逐红桥。清·祁寯藻赋得鱼苗初上小如针
- 夜夜醉红桥。晚清·周星誉忆江南 其九 重九日泊舟虎林,水窗无俚戏,与梦西追忆旧游,漫赋十解
- 减却朱颜瘦尽腰,不堪重忆旧红桥。民国·萧梦霞凄凉词十首 其八
- 剩有一片芳尘,浑望断红桥。晚清·谭献湘春夜月
- 画舫集红桥。清·汤贻汾眼儿媚 红桥
- 只画舫红桥,扬州梦忆,花壁四无暑。清·王敬之摸鱼儿 裕园者,夏筠庄侍御遂初之地也。今年荷花极盛,京甫邀客招凉竟日
- 寄恨可曾吟白纻,伤心何处不红桥。清末至民国·曹家达寒柳追和泰兴姚筱宾孝廉四首 其二
- 诗思在红桥。桃花多处描。清末至民国·潘飞声菩萨蛮·题邱仲迟兵部花里寻诗图
- 便织花圈投水去,缠绵犹自绕红桥。清末至民国·周岸登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五十一
- 酷似林子羽,得偶张红桥。清末至民国·陈衍题痛心录后五绝句 其一
- 飞楼抗亭馆,衔尾停红桥。清·王又曾雅雨招同泛舟登平山堂看梅花返饮筱园即席纪事三十二韵
- 让妹坐头郎坐尾,白桥穿过又红桥。现当代·程坚甫人工湖竹枝词十四首 其四
- 劈纸风流看好在,绿杨回首记红桥。清初·查慎行过二瞻兄维扬寓斋兄有赠行诗次韵詶别
- 枯干至今留碧巘,高楼犹忆访红桥。清·吴永福文选楼
- 香尘细碾朝复暮,平山迤逦连红桥。清·方式济城上乌
- 恩鱼跳玉尺,仙柳拂红桥。清·沈德潜瀛台侍宴用唐李峤甘露殿应制韵分赋
- 城东有白塔,城东有红桥。清·洪亮吉自题城东访月图
- 微雨不成雪,晓日明红桥。清·袁枚扬州转运卢雅雨先生招游红桥集三贤祠赋诗 其一
- 江南好,第一数红桥。清·顾光旭忆江南
- 我有相思千点泪,夜深和雨滴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二
- 飞黄凌翠阁,寒碧瞰红桥。南宋·华岳丹青阁
- 风物眼前何所似,扬州二十四红桥。南宋·方信孺南濠
- 几度踏青归去晚,却从灯火认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六
- 为惜碧波明月色,凤头鞋子步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十一
- 流水落花多少恨,日斜无语立红桥。明·林鸿咏怀 其八
- 小秦淮水卧红桥,竟日同君斗酒瓢。清·蒋士铨春溪把钓图 其四
- 天船来往泊红桥,唤起斜河一尺潮。清末民国初·易顺鼎七夕和孟存韵 其一
- 绿杨阴里锁红桥,树杪湖光影动摇。清末近现代初·沈德麟舟中晚归
- 看烟疏红桥,系人情绪。现当代·吴湖帆三姝媚 其二 红桥烟柳图
- 飞桥十五首红桥,夹岸蘼芜渐及腰。明末清初·屈大均广陵篇赠别吴鹿园
- 扫尘阁,对小港红桥,波涨青菱。清·李符忆旧游 远士表弟书至,并寄新词。两月后灯下作报札竟,更赋此词,兼询不为
- 垂丝百尺荫红桥,香蔼茏葱半未消。明·邓云霄和申瑶翁咏物十四首 其五 烟柳
- 客每至红桥,论文倒杯斝。清·纪炅白下喜晤程穆倩
-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其一
- 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唐·张乔寄维扬故人
- 秋月七千里,春风廿五桥。明·陈翼飞怅望
- 地迥过三峡,花深似五桥。明·王英扈从宿临城
- 碧玉斜明五五桥,藕丝流云逆行雨。明·周玄揭天谣九首 其七
- 贡赋旧通沧海运,星辰高象洛阳桥。明·李东阳天津
-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北宋·王安石九日登东山寄昌叔
-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唐·杜甫兵车行
-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其二
- 稷下故人知健否,何时散步汶阳桥。明·冯惟敏石头城有怀
- 万寿山头歌急拍,一声声唱雒阳桥。清·金𦽊孙天启宫词
- 老向秋风犹作客,十年重渡襄阳桥。清·谭瑞九月朔日偕粮宪傅济川贵阳起行二首 其一
- 龙方卧陇底,鱼肯似阳桥。宋·晁公溯自恭州之眉阳相送者六客意不可忘以诗为谢
- 只恐前身同郑五,灞桥何似紫阳桥。明·文彭雨中过紫阳桥
- 丸药何尝忘国老,烹鲜唯喜失阳桥。明·金宗直每春月。辄伤风。今年尤甚。有使客来。强为迎接。因以增剧。闭户服药。闷冒而作
- 才登东阳桥,复涉兰溪渡。元·吴师道入建德界
- 路出正阳桥,四衢声鼎沸。清·李绛青梅母之殡
- 首沮隶阳桥,公议亦已格。宋·周文璞乌夜啼
- 似我别时泪,泼向丰阳桥。当代·范诗银山阳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