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


  • 唐韻》步侯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侯切,𠀤音裒。 (尤韻)
  • 說文》把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史記·封禪書》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後漢·百官志鹽官註》鹽官掊坑而得鹽。
  • 又聚斂也。《詩·大雅》曾是掊克。《揚子·方言》深也。《郭璞註》掊克深能。
  • 又與裒通。減也。《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古易作掊。
  • 又《唐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𠀤音浮。 (尤韻)
  • 亦把也。
  • 又《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𠀤音庖。 (肴韻)
  • 引取也。或作捊。又作抱。
  • 又《唐韻》方苟切《集韻》《韻會》《正韻》彼口切,𠀤音㨐。 (有韻)
  • 擊也。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普后切,音剖。 (有韻)
  • 義同。《莊子·人閒世》自掊擊於世俗。
  • 又與剖同《莊子·胠篋篇》掊斗折衡。
  • 又《集韻》《韻會》𠀤芳遇切,音赴。 (遇韻)
  • 與踣仆同。頓也。《史記·呂后紀》顧麾左右。執戟者掊兵罷去。
  • 又《集韻》鼻墨切,音匐。 (職韻)
  • 義同。
  • 又蒲枚切,音裴。 (灰韻)
  • 克也。
  • 又姓。《史記·袁盎傳》乃之掊生所問占。《註》秦時賢士。善術者。《漢書》作棓。
  • 說文》父溝切。 (尤韻)
  • 本作㧵。隸省作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