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书
齿 軍壘 几案 徵羽 使 策也 否泰 迤邐,旁行連延 諾也 累日 寢衣,名詞 藥草 木名 止也,息也 踦閭 玉色鮮也 止也,又場也 伏舍 氿 俿 岿 山足 [更多262]
車騎,名詞 鼓吹 容易 惠也,與也 連累 因為 饋遺 記也 使 待也 覆也,及也 與智同 诿 音備,本作絥。 未已也 槌也。又通置 傾也,邪也。 直視也 乳化也。 已也。辭也 聲也 稱錘 語已辭 同餧 岿 亦水索也 有庳,國名 積也 [更多300]
婿 契約 偶也。 羿 游説 拘泥 鳥鳴也 以女妻人 視也 弓弩矢器 咽痛 足滑也 火齊 梁棟 通作淛 音麗。義同。 [更多248]


  • 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𠀤音洄。 (灰韻)
  • 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
  • 又《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
  • 又《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
  • 又《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
  • 又《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
  • 又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
  • 又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寬衣也,取其裵回之狀。《張衡·思𤣥賦》馬倚輈而徘回。《註》言踟躊不進也。
  • 又低回,紆衍貌。《史記·孔子世家贊》適魯,觀仲尼車服禮器,余低回留之,不能去。《前漢·揚雄傳》大道低回。
  • 又姓。《韻會》古賢者方回之後。《正字通》明宣德中御史回續。
  • 又地名。《後漢·郡國志》右扶風有回城,名曰回中。
  • 又通作迴。《荀子·儒效篇》圖迴天下於掌上。
  • 又通作廻。《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
  • 又《正字通》回回,國名。西域大食國種也。明丘濬曰:國在玉門關外萬里,陳隋閒入中國。金元以後,蔓延滋甚,所至輒相親守,其所謂敎門者尤篤,今在在有之。
  • 又《集韻》《韻會》𠀤戸賄切,音悔。 (賄韻)
  • 繞也。《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讀上聲。
  • 又《集韻》《韻會》𠀤胡對切,音繢。 (隊韻)
  • 前漢·趙充國傳》回遠千里。《註》回謂路迂回也,音胡悔反。
  • 又畏避也。《前漢·王溫舒傳》卽有避回。《註》謂不盡意,捕擊盜賊。又《蓋寬饒傳》刺舉無所回避。《註》回𠀤讀若諱。
  • 俗作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