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孙储邠州节度使 晚唐 · 裴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一
门下。
惟彼邠郇。
连城咸镐。
杂华夏羌浑之俗。
公刘后稷之风。
地控三州。
境延千里。
抚兹疲俗。
允属名臣。
某官磊落乔松。
晶明片玉。
以雍睦作理家之本。
用诗书为干禄之基。
信厚难窥。
端庄不倚。
动皆顾行。
王远每耻于妄言。
志切导人。
季路罕闻于宿诺。
明镜利剑。
高谢尘埃。
止水秋山。
居为圭表
自拔于侯府。
选在明庭。
心惟业官。
举不避事。
广明中
盗侵关辅
兵满京师
恭惟先皇帝幸右蜀。
尔则佐彼上相
首诛助桀之人。
赞我元勋。
大挫吠尧之党。
尔后一麾出牧。
双节升坛。
安人得贤太守之风。
训兵尽真将军之令。
并驾。
齐肩。
謺是功庸。
宜臻显贵。
眷乃巨屏。
号名藩
爰自前朝。
必求名帅。
郭子仪以山河之誓。
戡定多难。
白敏中用廊庙之尊。
经营薄伐。
近则荐其丧乱。
方苦流亡。
将欲戢彼干戈。
保其生聚。
朕意念人。
惟尔所宜。
静以抚封。
俭而植己。
吊彼凋残之后。
宏其惠爱之诚。
副我殷忧。
伫尔苏息。
大司空贵秩。
左光禄崇阶。
亦遣进封。
皆劝为理。
苟孤委任。
其如法何。
孙偓判户部 晚唐 · 裴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一
门下。在天成象。
拱帝座者三台。在地称崇。
镇方隅者五岳。我有贤辅。
立乎大朝。叶三台照耀之功。
契五岳匡扶之力。既凝庶绩。
宜峻徽章。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孙偓
壁立孤峰。渭清一派。
早以闺门之行。闻于乡里之间。
张融高文。聚为玉海。
孙绰丽赋。掷作金声。
颇喧惊座之词华。遂整冲天之羽翰。
鹏张上国。颜渊首冠于诸科。
招小山穆生道优于置醴
厥后簪御史笔。讲博士书。
从容累践于南宫。谏诤俄升于左闼。
兰香见忌。玉冷多猜。
比骚人湘浦之行。继贾谊长沙之役。
朕自知直道。召归掖垣
于敷陈。必尽肺腑。
朱云折槛之对。张华王佐之才。
断自中宸。爰立作相。
弥缝不倦。匡益居先。
操心愿革于浇浮。进善必先于行赏。
搜抉沈滞。拔用隐沦。
致我时风。自尔而厚。
张说元宗之代。初启集贤。
窦参居德宗之朝。别分户部
一则宠九流之坟典。一则萃四海之赋舆。
式仗英规。遂兼兹领。
高建楚子之爵。贵升郑众之阶。
勉殄寇雠。以复朝社。
银青光禄大夫依前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仍封安乐县开国子
食邑五百户。馀如故。
东观奏记 晚唐 · 裴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一
圣文睿德光武孝皇帝自寿邸即位二年。监修国史丞相晋国公杜让能宣宗懿宗三朝实录未修。
岁月渐远。虑圣绩湮坠。
乃奏上选中朝鸿儒硕学之士十五人。分修三圣实录。
吏部侍郎柳玭右补阙裴廷裕左拾遗孙泰驾部员外郎允太常博士郑光庭专修宣宗实录。廷裕奉诏之日。
惕不敢息。思摭实无隐。
以成一朝之书。踰岁。
修例竟未立。国朝故事。
左右史修起居注。逐季送史馆
史馆别设修撰官。起居注外。
又置日历。至修实录之日。
取信于日历起居注。参而成之。
伏自宣宗皇帝宫车宴驾。垂四十载。
中原大乱。日历与起居注
不存一字。致儒学之士。
阁笔未就。非旷职官。
无凭起凡例也。廷裕自为儿时。
已多记忆。谨采宣宗朝耳目闻睹。
撰成三卷。非编年之史。
未敢闻于县。且奏记监国晋国公
藏之于阁。以备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