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劝进表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文选卷三十七
建兴五年三月癸未朔十八日辛丑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河北并冀幽三州诸军事、领护军匈奴中郎将司空并州刺史、广武侯臣琨,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州诸军事抚军大将军冀州刺史左贤王渤海公臣磾,顿首死罪上书。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
圣帝明王鉴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乏飨,故屈其身以奉之;
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
社稷时难,则戚藩定其倾;
郊庙或替,则宗哲纂其祀。
所以弘振遐风,式固万世,三五以降,靡不由之。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伏惟高祖宣皇帝肇基景命,世祖武皇帝遂造区夏,三叶重光,四圣继轨,惠泽侔于有虞,卜年过于周氏。
自元康以来,艰祸繁兴永嘉之际,氛厉弥昏,宸极失御,登遐丑裔,国家之危,有若缀旒。
先后之德,宗庙之灵,皇帝嗣建,旧物克甄,诞授钦明,服膺聪哲,玉质幼彰,金声夙振,冢宰摄其纲,百辟辅其治,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不图天不悔祸,大灾荐臻,国未忘难,寇害寻兴。
逆胡刘曜,纵逸西都,敢肆犬羊,凌虐天邑。
臣等奉表使还,仍承西朝,以去年十一月不守,主上幽劫,复沈虏庭,神器流离,再辱荒逆。
臣每览史籍,观之前载,厄运之极,古今未有,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况臣等荷宠三世,位厕鼎司,承问震惶,精爽飞越,且悲且惋,五情无主,举哀朔垂,上下泣血。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未改,历数有归,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齐有无知之祸,而小白为五伯之长;
晋有骊姬之难,而重耳主诸候之盟。
社稷靡安,必将有以扶其危;
黔首几绝,必将有以继其绪。
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应命代之期,绍千载之运。
夫符瑞之表,天人有徵,中兴之兆,图谶垂典。
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虽有之遘夷羿宗姬之离犬戎,蔑以过之。
陛下抚宁江左,奄有旧吴,柔服以德,伐叛以刑,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
纯化既敷,则率土宅心;
义风既畅,则遐方企踵。
百揆时叙于上,四门穆穆于下。
少康之隆,夏训以为美谈;
宣王之兴,周诗以为休咏。
况茂勋格于皇天,清辉光于四海,苍生颙然,莫不欣戴。
声教所加,愿为臣妾者哉!
宣皇之胤,惟有陛下,亿兆攸归,曾无与二。
天祚大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陛下而谁?
是以迩无异言,远无异望,讴歌者无不吟咏徽猷,狱讼者无不思于圣德,天地之际既交,华裔之情允洽。
一角之兽,连理之木,以为休徵者,盖有百数
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而同辞者,动以万计。
是以臣等敢考天地之心,因函夏之趣,昧死以上尊号。
愿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狭抗矫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以黔首为忧,不以克让为事。
上以慰宗庙乃顾之怀,下以释普天倾首之望。
则所谓生繁华于枯荑,育丰肌于朽骨,神人获安,无不幸甚。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尊位不可久虚,万机不可久旷。
虚之一日,则尊位以殆;
旷之浃辰,则万机以乱。
方今钟百王之季,当阳九之会,狡寇窥窬,伺国瑕隙,齐人波荡,无所系心,安可以废而不恤哉!
陛下虽欲逡巡,其若宗庙何,其若百姓何
惠公虏秦,晋国震骇,吕郤之谋,欲立子圉。
外以绝敌人之志,内以固阖境之情,故曰丧君有君,群臣辑穆,好我者劝,恶我者惧。
前事之不忘,后代之元龟也。
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虑,出自胸怀,不胜犬马忧国之情,迟睹人神开泰之路。
是以陈其乃诚,布之执事
臣等各忝守方任,职在遐外,不得陪列阙庭,共观盛礼踊跃之怀,南望罔极。
谨上
臣琨谨遣兼左长史右司马温峤主簿臣辟闾训,臣磾遣散骑常侍征虏将军清河太守、领右长史、高平亭侯臣荣劭,轻车将军关内侯臣郭穆奉表。
臣琨臣磾等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并州刺史壶关上表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臣以顽蔽,志望有限,因缘际会,遂忝过任。
九月末得发,道险山峻,胡寇塞路,辄以少击众,冒险而进,顿伏艰危,辛苦备尝,即日达壶口关。
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
及其在昔,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哀呼之声,感伤和气。
群胡数万,周匝四山,动足遇掠,开目睹寇。
唯有壶关,可得告采。
而此二道,九州之险,数人当路,则百夫不敢进,公私往反,没丧者多。
婴守穷城,不得薪采,耕牛既尽,又乏田器。
以臣愚短,当此至难,忧如循环,不遑寝食。
臣伏思此州虽云边朔,实迩皇畿,南通河内,东连司冀,北捍殊俗,西御强虏,是劲弓良马勇士精锐之所出也。
当须委输,乃全其命。
今上尚书,请此州谷五百万斛,绢五百万匹,绵五百万斤。
愿陛下时出臣表,速见听处(《晋书·刘琨传》)
请增荀藩位号表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司空荀藩朝廷之旧臣,变臣忠勤,乃心皇家,其善之望,唯而已,宜增位号,授分陕之重,臣等,有所凭准(《御览》二百八引《荀氏家传》)
谢拜大将军都督并州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陛下略臣大愆,录臣小善,猥蒙天恩,光授殊宠,显以蝉冕之荣,崇以上将之位。
伏省诏书,五情飞越。
臣闻晋文郤縠元帅定霸功,高祖韩信大将成王业,咸有敦诗阅礼之德,戎昭果毅之威,故能振丰功于荆南,拓洪基于河北
况臣凡陋,拟踪前哲,俯惧折鼎,虑在覆餗。
曹沫三北,而收功于柯盟;
冯异垂翅,而奋翼于渑池,皆能因败为成,以功补过。
陛下宥过之恩已隆,而臣自新之善不立。
臣虽不逮,预闻前训,恭让之节,臣犹庶几。
所以冒承宠命者,实欲没身报国,辄死自效,要以致命寇场,尽其臣节。
至于宠荣之施,非言辞所谢。
谒者史兰、殿中中郎王春等继至,奉诏,臣俯寻圣旨,伏纸饮泪。
臣闻夷险流行,古今代有,灵厌皇德,曾未悔祸。
蚁狄纵毒于神州,夷裔肆虐于上国,七庙阙阙禋之飨,百官丧彝伦之序,梓宫沦辱,山陵未兆,率土永慕,思同考妣。
陛下龙姿日茂,睿质弥光,升区宇于既颓,崇社稷于已替,四海之内,肇有上下,九服之萌,复睹典制
伏惟陛下蒙尘于外,越在秦郊,蒸尝之敬在心,桑梓之思未克。
臣备位历年,才质驽下,丘山之衅已彰,豪厘之效未著。
顷以时宜,权假位号,竟无殪戎之绩,而有负乘之累,当肆刑书,以明黜陟。
是以臣前表上闻,敢缘愚款,乞奉先朝之班,苟存偏师之职,赦其三败之愆,收其一功之用,得骋志虏场快意大逆,虽身膏野草,无恨黄墟。
陛下偏恩过隆,曲蒙擢拔,遂授上将,位兼常伯,征讨之务,得从事宜。
拜命惊惶,五情战悸,惧于陨越,以为朝羞。
申胥不徇伯举,而成公婿之勋;
伍员不从城父,而济入郢之庸。
臣虽顽凶,无觊古人,其于被坚执锐,致身寇雠,所谓天地之施,群生莫谢不胜,受恩至深,谨拜表陈闻(《晋书·刘琨传》)
又表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逆胡刘聪,敢率犬羊,冯陵辇毂,人神发愤,遐迩奋怒。
伏省诏书,相国、南阳王保太尉凉州刺史轨,纠合二州,同恤王室,冠军将军允、护军将军綝,总齐六军,戮力国难,王旅大捷,俘馘千计,旌旗首于晋路,金鼓振于河曲,崤函无虔刘之警,汧陇有安业之庆,斯诚宗庙社稷陛下神武之所致。
含气之类,莫不引领,况臣之心,能无踊跃。
臣前表当与鲜卑猗卢克今年三月都会平阳,会匈羯石勒三月三日径掩蓟城大司马博陵公浚受其伪和,为所虏,势转盛,欲来袭臣。
城坞骇惧,志在自守。
又猗卢国内欲生奸谋,幸卢警虑,寻皆诛灭。
遂使南北顾虑,用愆成举,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
襄国,与臣隔山,寇骑朝发,夕及臣城,同恶相求,其徒实繁。
自东北八州,灭其七,先朝所授,存者唯臣。
是以朝夕谋虑,以图臣为计,窥伺间隙,寇抄相寻,戎士不得解甲,百姓不得在野。
天网虽张,灵泽未及,唯臣孑然与寇为伍。
自守则稽之诛,进讨则袭其后,进退唯谷,首尾狼狈。
徒怀愤踊,力不从愿,惭怖征营,痛心疾首,形留所在,神驰寇庭。
秋谷既登,胡马已肥,前锋诸军并有至者,臣当首启戎行,身先士卒。
臣与二虏,势不并立,不枭,臣无归志。
庶凭陛下威灵,使微意获展,然后陨首谢国,没而无恨(《晋书·刘琨传》)
劝进表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否泰之运,古今迭有,宗子有明德,曷常不由多难,以隆中兴故猃允残周以启宣王,巨猾窃汉,乃发光武,陛下天授至德,聪明神武,劳谦恭已卑以自牧,体伯禽经营之诚,行公旦吐握之事,上崇勤王之义,下垂庇民之量,收罗俊乂任贤以能,绥爰陕东,化流无外,戎狄荒服,请事率职,重译纳贡不远万里,功高德劭,遐迩归心,况陛下道迈大宗,勋莫与二,且以亲以贤,义实兼之。
是以敢缘天文人事徵祥之应,昧死上事,以奉尊号,愿陛下无常心以群心为心,忘其身以万物为公,则宗庙蒸尝,不替于今,逆虏逋寇,一讨而灭,无负于天下,无愧于七后矣(《艺文类聚》十三)
又表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臣闻台宿在天,实承辰极;
股肱虽卑,同体元首。
臣负乘前朝,过充三吏,国之崇替,有与忧喜。
臣闻德合两仪者,固以四海为公;
智周万物者,不以一身为私。
舜禹揖让,以陟帝位;
汤武征伐,以济时难。
彼四王者,遘会不同,登受有异。
至夫外己存物,忧世遗躬,其致一也。
期于爱民治国,应变合道,以为天下利而已矣。
况宗庙是陛下之宗庙、百姓是大晋之百姓邪?
陛下若忽七庙之重,拒天人之心,绝而不继,困而不拯,则宗庙不歆其禋祀,群生无所措其手足矣。
况臣班具臣之列,累世之恩,上怀国家之统,俯绝乌鸟之情者哉!
伍员发怒,手挞平王之墓;
灌夫慷慨,身搴吴濞之旗:皆能宣其臣节,摅其私忿,戮尸斩将,存亡罔恨。
臣诚无若人之才,实有此人之愤。
苟得上凭天威,展其微效,虽陨九泉,犹以明白(同上)
又表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陛下之躬执谦光,允恭克让,俯从吏议,示总万机;
布旷荡之诏,开自新之路。
海隅渐惠,朔南暨声,有生之伦,咸被嘉庆。
陛下量包宇宙,明眸三辰,灵祇稽应,华戎同戴,加以王室中微,邦基将绝,遗民元元,属命陛下。
陛下以德则无所与让,言事固所负荷,诚宜遗小礼存大务,援据图录,居正宸极,上副祖宗之心,下一兆庶之望。
臣闻“必也正名”,前圣大之。
《春秋传曰》:“名以出信,名苟不正,则事有不从,信苟不立,则礼义或愆”。
乃载籍之明诫,开塞之所由也(同上)
上言请以楼烦等五县地处索头猗卢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卢兄驼有救腾之功,旧勋宜录。
请移五县民于新兴,以其地处之(《宋书·索虏传》)
荐任光文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武士相见别驾从事任光识量简大,执心贞固,使得对扬紫庭,必能抚翼霜露,增崇台曜,任蒙亮采,以弘急贤之义(《初学记》二十)
太子太子悯帝。)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聪以七月十六日复决计送死。
臣即自东下,率中山常山之卒,并合乐平上党诸军未旋之间,而晋阳倾溃。
丞相 其一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不得进军者,实困无食。
残民鸟散,拥发徒跣。
录召之日,皆披林而至:衣服蓝缕,木弓一张,荆矢十发,编草盛粮,不盈十日。
夏则桑椹,冬则[B71G]豆,视此哀叹,使人气索。
想吴孙,犹或难之,况以怯弱凡才,而当率此,以殄强寇(《书钞》一百五十六,《御览》三十五,又四百八十九,并引王隐《晋书》。)
其二
 出处:全晋文
昔车骑感猗驼救州之勋,表以代郡驼为代公,见听。
时大驾在长安,会值戎事,道路不通,竟未施行。
卢以封事见托,实为表上,追述车骑前意,即蒙听许。
遣兼谒者仆射拜卢,赐印及符册。
浚以此见责。
戎狄封华郡,诚为失礼,然盖以救弊耳。
亦犹浚先以辽西封务勿尘,此礼之失,竣实启之。
浚遂与卢争代郡,举为所破,纷错之田,始结于此。
雁门郡有五县在陉北,卢新并尘官国,甚强盛,从求陉北地,以并遣三万馀家,散在五县,既非所制,又于残弱之计,得相聚集,未为失宜。
既徙陉北五县著陉南,卢因移颇侵逼浚西陲围塞诸军营,浚不复见恕危弱,而见罪责。
其三
 出处:全晋文
倾身竭辞,北和猗卢,遂引大众躬启戎行,即具白太傅,切陈愚见取贼之计,聪宜时讨。
勒不可纵,而宰相意异,所虑不同;
更忧苟晞、冯嵩之徒,而稽二寇之诛,遣使节抑挫臣锐气。
臣即解甲,遣虏众归国。
其四
 出处:全晋文
浚设坛场有所建立,称皇太子
其五
 出处:全晋文
平昌九月遇祸,世子时镇陇右,故得无恙。
其六
 出处:全晋文
焦求虽出塞乡,有文武胆干。
苟晞用为陈留太守,独在河南,距当石勒,抚绥有方。
以求行贝兖州刺史,后闻苟公以李述为兖州
以素论门望,不可与求同日而论。
至于胆干,可以处危,权一时之用,李述亦不能及求。
王玄年少,便欲共讨求,以求已与构隙,便召还。
而州界民物,甚不安服述。
二千石及文武大姓,连遣信使求刺史
是以遣兄子演代求领兖州事。
往年春正月遣诣邺,至是斩王赵固云云。
襄国,逼近邺城,故令演转南。
演今住在禀丘,而李述、郤鉴并欲争兖州
或云为苟公所用,或云为明公所用。
大寇未殄,而自共寻干戈,此亦大溃也。
辄敕演谨自守而已。
其七
 出处:全晋文
长安消息,主上是秦王
其八
 出处:全晋文
致裘一领,亦达其情耳。
晋王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
谨当躬自执佩,馘截二虏(《晋书·刘琨传》。建武元年元帝侍中太尉,并赠名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