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阜曹魏
谏治宫室发美女疏 曹魏 · 杨阜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七
臣闻明主在上,群下尽辞。
圣德,求非索谏;
太禹勤功,务卑宫室;
成汤遭旱,归咎责己;
周文刑于寡妻,以御家邦;
汉文躬行节俭,身衣弋绨;
此皆能昭令闻,贻厥孙谋者也。
伏惟陛下奉武皇帝开拓之大业,守文皇帝克终之元绪,诚宜思齐往古圣贤之善冶,总观季世放汤之恶政。
所谓善治者,务俭约、重民力也;
所谓恶政者,从心恣欲,触情而发也。
惟陛下稽古世代之初所以明赫,及季世所以衰弱,至于泯灭,近览汉末之变,足以动心戒惧矣。
曩使桓、灵不废高祖之法,文、景之恭俭,太祖虽有神武,于何所施其能邪?
而陛下何由处斯尊哉?
今吴、蜀未定,军旅在外,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言之若轻,成败甚重。
顷者天雨,又多卒暴,雷电非常,至杀鸟雀。
天地神明,以王者为子也。
政有不当,则见灾谴。
克己内讼,圣人所记。
惟陛下虑患无形之外,慎萌纤微之初,法汉孝文惠帝美人,令得自嫁;
顷所调送小女,远闻不令,宜为后图。
诸所缮治,务从约节。
《书》曰:「九族既睦,协和万国」。
事思厥宜,以从中道,精心计谋,省息费用。
吴、蜀以定,尔乃上安下乐,九亲熙熙。
如此以往,祖考心欢,其犹病诸。
今宜开大信于天下,以安众庶,以示远人(《魏志·杨阜传》)
代蜀遇雨上疏太和四年秋 曹魏 · 杨阜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七
文王有赤乌之符,而犹日昃不暇食;
武王白鱼入舟,君臣变色。
而动得吉瑞,犹尚忧惧,况有灾异而不战竦者哉?
今吴蜀未平,而天屡降变,陛下宜深有以专精应答,侧席而坐,思示远以德,绥迩以俭。
间者诸军始进,便有天雨之患,稽阂山险,以积日矣。
转运之劳,担负之苦,所费以多,若有不继,必违本图。
《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徒使六军困于山谷之间,进无所略,退又不得,非主兵之道也。
武王还师,殷卒以亡,知天期也。
今年凶民饥,宜明诏,损膳减服,技巧珍玩之物,皆可罢之。
昔邵信臣为少府于无事之世,而奏罢浮食;
今者军用不足,益宜节度(《魏志·杨阜传》)
谏帝送葬平原公主 曹魏 · 杨阜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七
文皇帝、武宣皇后崩,陛下皆不送葬,所以重社稷、备不虞也。
何至孩抱之赤子而可送葬也哉(《魏志·杨阜传》)
谏营洛阳宫殿观阁疏 曹魏 · 杨阜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七
尧尚茅茨而万国安其居,禹卑宫室而天下乐其业;
及至殷、周,或堂崇三尺,度以九筵耳。
古之圣帝明王,未有极宫室之高丽,以凋弊百姓之财力者也。
桀作璇室、象廊,为倾宫、尘台,以丧其社稷,楚灵以筑章华而身受其祸;
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灭。
夫不度万民之力,以从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
陛下当以、文、武为法则,夏桀殷纣、楚灵、秦皇为深诫。
高高在上,实监后德。
慎守天位,以承祖考,巍巍大业,犹恐失之。
夙夜敬止,允恭恤民,而乃自暇自逸,惟宫台是侈是饰,必有颠覆危亡之祸。
《易》曰:「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
王者以天下为家,言丰屋之祸,至于家无人也。
方今二虏合从,谋危宗庙,十万之军,东西奔赴,边境无一日之娱;
农夫废业,民有饥色。
陛下不以是为忧,而营作宫室,无有已时。
使国亡而臣可以独存,臣又不言也;
君作元首,臣为股肱,存亡一体,得失同之。
《孝经》曰:「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臣虽驽怯,敢忘争臣之义?
言不切至,不足以感寤陛下。
陛下不察臣言,恐皇祖烈考之祚,将坠于地。
使臣身死,有补万一,则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谨叩棺沐浴,伏俟重诛(《魏·杨阜传》)
让封关内侯 曹魏 · 杨阜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七
君存无捍难之功,君亡无死节之效,于义当绌,于法当诛;
超又不死,无宜苟爵禄(《魏志·杨阜传》)
应诏议政治不便于民 曹魏 · 杨阜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七
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
若舍贤而任所私,此忘治之甚者也。
广开宫馆,高为台榭,以妨民务,此害农之甚者也。
百工不敦其器,而竞作奇巧,以合上欲,此伤本之甚者也。
孔子曰:「苛政甚于猛虎」。
今守功文俗之吏,为政不通治体,苟好烦苛,此乱民之甚者也。
当今之意,宜去四甚,并诏公卿郡国,举贤良方政、敦朴之士而选用之,此亦求贤之一端也(《魏志·杨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