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河平太平兴国八年十二月丙午 宋初 · 胡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太宗皇帝实录》卷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宋史》卷四三二《胡旦传》、咸丰《大名府志》卷二二
巨宋受命二十有五载,夏五月,河决于滑,示灾也。
冬十有二月,塞之,明功也。
古之王者,必有大患然后彰大圣,必有大灾然后成大功。
故尧之水,汤之旱,太宗之蝗,玄宗之彗,皆所以彰灾患而成圣功也。
当尧之时,三苗未诛,四凶未除,天示大水,以涤群凶。
汤之时,夏政未釐,商民未熙,天示大旱,以烁浇风。
太宗之时,馀寇未平,大政未成,天示其蝗,以啖万物之丰。
玄宗之时,群贤未集,大礼未立,天示其彗,以扫万国之雄。
则患息而启圣,灾平而著功。
斯亦我宋之大道,圣绩之无穷也。
太平兴国纪号之始,在国家经营克复之际,蛮戎夷狄,罔不来格;
礿祠烝尝,罔不克备。
文教被于内,武德焕其外。
天子凝旒以示化,宰相备位以充职。
而奸生治平,衅发无事。
贼臣多逊,阴泄大政,与孽弟廷美咒诅不道,爰构大难。
赖天地社稷之福,圣皇之灵,觉而黜之。
时又彊臣普,恃功贪天,违理背正,削废大典,构豪杰之罪,饰帝王之非,贤士之路,使恩不大赉,泽不广洽。
越八年,河拥积石,溃龙门,荡砥柱,泊大伾。
高峰为羁,长岸为梏,怒无所作,水潦群汹,大决于滑。
漂澶荡濮,浮曹沈济,灌于彭门,注于淮泗,孟诸钜浸,漫漫而海。
兽无攸处,鸟无攸居,况于人民乎,况于州邑乎!
群臣佥言筑防以为捍,帝曰:「非是也。
百姓不亲,五品不训,司徒之过也。
敷奏不以言,明试不以功,侍中之咎也。
壅其下而不闻于上,蔽其贤而不进于位,宰相之罪也」。
汉家法制,以灾异责三公
申命有司,明举旧典,即谴普于邓,假节为帅,示优恩也。
乃命内客省使郭守文内谒者中常侍暨廷臣受旨者,凡数十百人,役兵籍民,凡三十万,竹木土石之数,不可胜计,以某月日经始,至某日毕功。
自始至毕,皆骑置成算以授之。
莫不鸠大功,集巨力,如坻如阜,如山如岗。
衣土以薪,实舟以石,沈之筑之,是壅是塞。
涛回浪转,川动雷骇,截洪流之迅奔,归故道以长往。
巨岸山峙,巨防岳立。
大灾以宁,大功以成。
是月癸卯使者驰以奏。
甲辰平章事臣琪、臣昉、参知政事臣穆、臣蒙正、臣至,与将军大夫郎中博士,再拜称贺,上言曰:「玄天降灵,大河已平。
聚功巍巍,子孙相承,斯为陛下之德也」。
小臣职在史氏,位司谏列,岂不以天祐圣宋,方鸠大功;
大功无所发,必有大灾。
旱不能有,蝗不能生,彗不能见,必有大水,与尧同休。
是天子前黜多逊,后谴臣普,防大患而遏大灾也。
塞洪河之决,疏德泽之壅,彰大圣而成大功也。
功已立而不宣,儒臣之罪也,宜其发颂声,褒形容,以明万万之休烈
臣且不敏不明,谨献颂曰:
天祚我宋,以君兆民。
配天承休,惟尧与邻。
粤有大水,昏垫下人。
非曰圣祚,孰究孰度。
蔽贤者退,壅泽者罪。
我防大患,河岂云败。
逆逊远投,奸普屏外。
圣道如堤,崇崇海内。
帝曰守文,是塞是亲。
调尔卫兵,程尔烝民。
民以尽力,臣以勤职。
役云其终,河以之塞。
唐尧怀山,实警神德
汉武宣防,实令德。
我塞长河,融流惠泽。
明明圣功,万代成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