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河中府广孝泉记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五日 北宋 · 王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乾隆《蒲州府志》卷一八、光绪《永济县志》卷一七
夫屯而后亨者,天道也;
蒙而后贞者,圣功也。
故圣人历数在躬,嗜欲将至,履重险而不困,犯大难而克振,所以彰灵谋之幽赞,示成命之有归也。
全晋列藩,三河外屏。
中条峙其左,紫渊居其右。
前瞻巨岳,却眺隆脽。
唐虞之所兴,神祇之攸馆。
蒲坂姚墟,绵亘相属。
惟东门之右壤,洌二井之通泉,相距咫步,下有幽隧,徵其旧说,谓之「舜泉」也。
臣谨按司马迁所撰《五帝纪》云:瞽叟欲煞舜,使舜穿井而实其上,舜从匿空而出。
皇甫谧云:河东有舜井焉。
惇史之所载,旧老之所传,百世之所闻,圣朝之所尚,非有虞氏之孝格于天地,有虞氏之德通于神明,则曷以浃三千三百馀载而与圣吻合?
不然者,安得其迹益著、其道弥光者哉?
巨宋受命五十载,皇帝在宥十一年,冬十有二月,帝以穆清恭己,玄默凝神,虬箭未央,贞人歘见,告以赤文䌽错之期,太平无为之事。
明年孟春月,上帝乃降《大中祥符》三篇,于是改元肆赦,以答殊休。
龟蒙耆艾、王公卿士连袂彯缨,恳请封禅,至于再,至于三。
帝曰:「俞哉!
可以因名山谢天书,非徒告成功也」。
乃俨云罕,陟仙闾,罄精诚,奉乾昊。
三年,蒲津守臣削牍上奏,以民情望幸,神丘伫礼,缁黄亿兆,汇首阙下,且曰:「王者勒崇垂鸿,父天母地,帝既念广鲁之情,泥金于介丘矣;
岂不慰冀方之心,有事于后土乎」?
拜章数四,乃从其请。
四年春正月,备法驾,出闾阖,省环卫,屏荤血,祗肃寅畏,以至于汾阴如东巡狩之礼。
祀事既毕,盛节斯著。
帝乃周览水原,问民疾苦。
圣贤之迹,必纡清跸。
暨于此泉,特延嘉瞩,下诏曰:「朕以省巡蒲坂,历览泉,钦孝德以升闻,考遗踪而尚在。
宜加美称,用表敦风」。
仍赐「广孝泉」为名,周其垣墉,新其堂奥,广其里巷,谨其扃鐍。
远矣哉,非帝舜之大孝,安足动宸衷;
非万乘之至德,讵能旌往躅?
所以历三代,迄隋唐,而此泉寂寞,蔑闻褒美。
及其逢旦暮,回车舆,闇然而彰,巍乎不朽。
盖以昔帝之名不可以轻斥,故易之以嘉号;
曩圣之道不可以芜没,故表之以灵宇。
凿苍黔之耳目,流恺悌于遐迩,敷其化导,浃乎绵区。
逮按历寝园,回衡象魏,特形睿藻,式扬茂绩。
迈英茎之合奏,同日星之丽天。
仍运实跗,载刊翠琰。
补百代之阙典,炳终古之弥文。
尽善尽美,信皇王之能事也。
而又远汲此泉,遍颁著位,俾夫家至户到,父父子子,感往圣之色养,远乎无外,知吾皇之广孝。
饮其至和,渍于肺肝,涵于骨髓。
人伦外睦,善气内充,自然疵疠不生,祅孽不作,跻于仁寿,亿万斯年。
与夫蠲疾育苏公之母,逞术呼公之钱,飞高燄于蜀都,隐神物于南路,较其远大,岂同年而语哉!
臣职忝枢机,身近日月,乏燕许之藻翰,莫副天心;
谢益契之弥纶,徒钦圣作。
摛毫愧汗,庶备直书。
时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五日谨记。
十月一日建。
翰林待诏朝散大夫秘书丞同正武骑尉赐绯鱼袋臣朱庆奉敕书并篆额。
按:《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二。又见《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三四、学行典卷二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