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法华玄记不二门正义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闲居编》卷一○
此《十不二门》出《释签》第六,盖荆溪大师玄文教义,入止观行心,俾夫名字行人法相之有归,达造修无滞也。
原夫一家宗趣,道传三观南天竺龙树菩萨造《智度论》,大明三观之义,以广一性之宗。北齐慧文依论立观,口授南岳思传智者。),悟自《法华智者始于《法华开悟。)》,故开张龙猛之宗,解释鹫峰之典。
于是鼎分部袟,翼张教行,更相映显,以成大猷
所谓玄义》释题,止谈化意;
文句解经,但事消文;
至于止观》,方谈行法
教在玄》、《文》,行在止观》,意令解行相济,成我自心。
是故三部相须阙一不可
末代得言者众,悟理尤稀,故于行门勤勤点示,所以玄义》明迹门十妙既讫,乃约悟理方名开显。
然则悟理之要,必在十乘
荆溪大师后昆昧旨,乃于《释签》,更立十门结束十妙,咸归止一念三千不思议境,方显教虚设悟理有从。
故云「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又曰「彼此昭著,《法华行成」,又云「故重述十门令观行可识」。
故知摄归心境,点示门,俾造次颠沛,不忘行法荆溪述作旨在兹焉
一家所谈刹那妄心,即三谛具足,三千依正之法,唯在止观阴境之初。
至于诸文,曾未点示,良以止观是己心所终穷之说,故并以三千而为指南
是知三界无法,唯是心作心。
如画师造诸五阴,故色从心造,全体是心;
此能造心具足诸法。
若不本具,云何能造?
故观所造,唯见理具不见诸法,唯一心性
待对既绝,心性亦忘,尚无于同,何况有异?
我心既尔生佛咸然,一一常同,彼彼自异。
若论修,必在自心。
如此之境,名诸法本
如此,是诸行源
不同遍指真如,亦异一切唯识
准望诸说,岂出斯理?
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
今此十门,正示因果自他同归此理,或以即假收,或以空中摄,或单就内境,或兼约内外附事融义,去就有别,须知理体,只一无差,预晓斯旨,至文易见。
是故十门指归在此。
文辞高远由来尚矣,义家抄录往往行标题目,二三其说,吾将适从
今依行满法师《涅槃记》,指为《法玄记不二门》。
满是荆溪门人,必也亲闻呼召,故依彼记,以立总题,虽违众,吾从古也。
别行之本,与古释签,其辞不同,凡二十馀处,难将文定,宜以义求。
今所申释不以今古局其文,不以情执限其义,在文在义,择善从之,俾荆溪微旨无隐乎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