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法济院结界记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闲居编》卷一三
吾学佛外,读仲尼书,知礼乐者,其安上治民、移风易俗之本与。
而礼主其减,乐主其盈,由礼检而人所倦,乐和而人所欢。
故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
乐盈而反,以反为文。
亦犹佛氏之训人也,有禅慧、有戒律焉。
由是禅慧修则物我亡,戒律行则好恶辨。
然则禅慧虚通,人亦欢于所进;
戒律检制,人亦倦于所行。
其有于人所欢而能反,于人所倦而能进者,是贤乎!
法济院在钱唐郡之西北隅,濒湖负郭,杳若方外。
昔钱氏霸吴越,其陪臣衢州刺史曰翁某者搆之,以为大长老庆祥师栖禅之境,即皇朝太平兴国某年也。
长老去世,弟子齐政师承袭之,伐鼓同食,拥毳论道,实曰禅居,故结界之事贯因循而未举也。
政师患其不禀于吾佛之训,则自诒其不称其服之诮,尝谓徒众曰:「我闻之律藏云,自然之地或作大法地,弱不胜我欲。
请知律人结其大界,率其佛制,息其幽呵,汝辈以为如何哉」?
徒众稽首咸若。
遂请律师曰择梧者旅席集僧,作法而结之。
于戏!
律范之倦行久矣,政师知进之以为文,不亦贤乎!
虚白上人屡欸吾关,道政之事,冀吾有述焉,因为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