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请封太白山至和二年 宋 · 李昭遘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五、《金石续编》卷一五、《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七五、乾隆《郿县志》卷八
臣谨按《祭法》曰:「山林川谷,能出云雨、见怪物,皆曰神。
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亡其地则不祭」。
又《汉郊祀志》:「湫渊陈词,天下山川隈曲,往往有之」。
臣本府管县有九,郿县其一也。
县有太白山,山在县南四十里。
谨按图经载《辛氏三秦记》:「太白山武功县南,去长安三百里,不知高几许,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山下军行,不鸣鼓角,鸣则疾风暴雨立至」。
《周地图记》云:「太白山上常积雪,无草木,半山有横云如瀑布,即澍雨,常以为候,故语曰:『南山瀑布,非朝即暮』」。
乃知兹山候雨,自古而然,神灵尸之,宜有祷应也。
山有祠庙,不知建置之始。
唐世祀之,贞元中京兆尹韩皋重修,据柳宗元集中有碑,具载灵应,今录碑于前。
后唐清泰复加缮葺。
国朝祥符三年,专遣使修完,春秋邑令致祭,列在祀典。
山巅有湫,每遇岁旱,府界及他境必取水祷雨,无不即验。
朝廷近年累遣内臣投置龙简。
臣到任以来,询访前后之异,其事既出传闻,不敢写录。
今止具今年春夏以来,当府并皆少雨,麦苗颇悴,兼妨种谷,臣遣公人迎致湫水。
初,水在道,天兴县雨至七寸;
及水到府,是夕九县普遍得雨,复一尺五寸,因此豌豆二麦始苏,谷种获播。
今豌、麦收持已毕,虽敛穫犹歉,比他州军放却租税,此为薄稔。
三月下旬雨后,当府两月不雨,谷苗弗滋,晚种秋色,皆未播种。
公人复请迎水,臣谕以神道安静,迎请之烦,殆成喧渎,巫觋市人,日往歌舞,亦乃劳止。
臣偕通判职官分诣在府祠庙致祷,以十七日遣县令贾蕃赍祝文、香酒祈于神庙,众志徒恪,俱未有应。
公人勤请,甚于厥初,义不可拒。
二十七日迎水到府,自是三日,连得微雨,三十日雨至八寸。
六月三日丑后,雷雨继作,天兴九县滂沱周足,因此谷根涵润,及下晚种乔禾,逐一并具。
两次得雨,亲验事实,所陈二事非臣独视,道路之人,不可诬也。
伏见朝廷恤民之意甚厚,崇祀之志甚恭。
前件太白山,本前世钦奉之地,灵贶昭晰,今古所信。
灵湫在上,显应如此,其太白湫水,欲望圣慈特加封爵。
兼闻庆历七年五月河南府王屋县城山圣水泉特封为渊德侯,其例未远,可举而行。
或蒙报,实慰群愿。
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