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地理新书序 北宋 · 王洙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
翰林院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吏部郎中、充史馆修撰判国子监提举集禧观事、上骑都尉赐紫金鱼袋王洙等奉敕管句删修。
臣闻圣人包虑民之心,其制器大备,其示法详密,使民日去不善,居而蕃息者也。
父母之于子,推燥湿以养之,又教以水溺、火焚、矛戟、虎豹、蛇鼋之能害人者,丁宁反复,然后知而避之。
人识父母之于己生而养之者也,不识安而全之者,父母之教也。
人之于父母知其大而遗其细,知择福而不知避害。
圣人者为之宫室、耒耜、书契、舟楫、弧矢、网罟、臼杵、重门,皆所以兴利驱害,虑及万世。
当是时,庶工百执事黾勉于下,涖官以智,献功以时。
为之者百官也,成之者圣人也。
《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圣人为民父母,制器示法,既备且悉,周于无穷。
公刘居豳,太王居漆、沮,文王岐阳武王居镐,代皆相其吉凶,然后居之。
在《诗》曰:「笃公刘,既景乃冈,相其阴阳」;
古公亶父,聿来胥宇,爰契我龟」;
「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
「考卜惟王,宅是镐京,惟龟正之,成之」。
及周公营新邑,亦使太保召公先卜宅献图兆。
商相傅说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
然则,建邦都,营邑屋,面方辨位以求其宜,本三王之法也。
在《周礼》有建邦国都鄙之法,以水地土圭表𣙗规日景,以极星正朝夕是也。
秦汉已降,术学蜂起,占家有五行、堪舆、建除、丛辰、太一诸学,世多习者,其书寖广。
大宋总一海内,天覆地载。
列圣爱民之心,疚然深思,农田耕垦、风雨祈禬,皆著敕法。
若医药针石不得其宜,则夭殇所由生也,论次为书,博士讽诵,与令格敕书藏于天下。
又若占家之,冠昏、行人、丘封、葬敛、日时、吉凶不得其法,则人逢百殃。
圣人之心,将欲纳民于富寿,其亦有取于斯也。
唐贞观中太常博士吕才奉诏撰《阴阳书》五十篇,其八篇地理也。
至先朝,更命司天监史序等分门总辑为《乾坤宝典》四百五十篇,其三十篇地理也。
书既成,高丽国王上表请于有司,诏给以写本。
然序之书丛杂猥近,无所归诣,学者抉其讹谬凡三千五百。
景祐初司天监王承用又指摘阙误一千九百。
始诏太子中允集贤校理稽颖,冬官正张逊太卜署令秦弁与承用覆校同异,五年而毕。
诏付太常,命司天少监杨惟德与二宅官三十七人,详其可否。
惟德斟酌新历,修正舛盭,别成三十五篇。
赐名《地理新书》,复诏钩覈重复。
至皇祐三年集贤校理曾公定领其事,奏以浅漶疏略,无益于世。
有诏臣洙、臣禹锡、臣羲叟洎公定置局删修,以司天监主簿亢翼改正其旧,观文殿学士丁度典领焉。
薨,臣洙实掌其属。
于是具阅三观所藏,及古今占术验忌,披其奥窔,诘其苞柢,管以体要,区以轻重,而各从摛部,先后可寻。
吕才成书,名以地理,而专记冢墓,颇殽以室舍,吉凶同条,非著书之法。
今首以城邑、营垒、寺署、邮传、市宅、衢巷,则左阴右阳,刑祸福德所相也。
辨之以四方,叙之以五行,商之以五姓,宪之以九星,媲之以八卦,参之以八变,为地事凡二十篇。
终以冢穴、埏道、门陌、顷亩,则开三闭九,山垄水泉所相也。
任之以八将,齐之以六对,董之以三鉴,傃之以六道,为葬事凡十篇。
若乃冈原利害则绘之,以易民用,为地图一篇;
种次有汇则总之,以便看读,为目录一篇。
勒成三十二篇。
闿之以经义,辨凿空也;
质之以史传,信休咎也;
广之以异闻,求成败也。
巫史所传,则存其可据者,不专新见也。
辞质而易晓,便于俗也。
皇帝陛下以圣人制作之德,广祖宗爱民之心,将使斯民去夭伤刑害而远不善,则兹书之所以作也。
自有诏校正,距今二十一年,臣洙等以庸浅而黾勉于下,旷日弥月,然后能就。
若乃成而名之,皆陛下也。
四夷有求于中国,观其书则文而不俚,将以见册府藏书之盛。
其下则惠逮漏泉,宅兆以时。
圣人之仁如此。
惟文武受命,世世忠厚,诗人美之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谓草木微者犹能爱之,况于人乎!
故卜世三十,享国过历。
若然,大宋之仁,溥博上下,则爱民之报,祚以万年,天之道也。
谨序。
按:《宋元旧本书经眼录》卷二,莫友芝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