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汉武不宜称宗论1034年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武溪集》卷四、《圣宋文选》卷一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创帝基,革天命,济率土于涂炭者,祖之盛;
恢声教,同文轨,纳蒸民于富寿者,宗之最。
存则咏其德,没则观其谥,所以叙昭穆于百世之下,配禘郊于群庙之上。
亲虽尽而不毁者,祖宗之隆也。
武皇之抚运,绍炎汉之重熙。
拓蛮夷之境,则卫青去病之勋立,而民疲于干戈矣;
惑神仙之谈,则少翁、乐大之宠崇,而吏烦于祠祀矣;
韩嫣之佞而处以副车,则君臣之位失矣;
江充之谮而诛及戾园,则父子之恩绝矣。
举其大概,何昏如之?
至于即世之日,群臣加谥,曾不为灵若厉,而反壮其武,庙为世宗,亏周公之法,败三王之制。
当时洪儒硕生如夏侯胜黄次公议其乐章,遽抵诏狱,不亦甚乎!
且祖有功,宗有德,若之少康商之太戊武丁,皆废而复兴,不失旧物,然始谓之宗也。
周人自文、武而下,虽德如,刑措不用,宣王中兴,姬道再盛,庙在迭毁,亦无异号。
暨乎汉室高帝,以英武特起,绁婴刃籍,戴之曰祖,斯固宜矣。
孝文崇仁义、省刑罚、弭兵革、服节俭,而囹圄空虚,县内太平,庙称太宗,斯又宜矣。
孝武虽廓地斥境,而亡德及民,不加恶谥,固亦幸矣,尊之为宗,无乃失其正乎?
或曰:孝武雄才远略,高出百王,西开夜郎之境,东建朝鲜之郡,匈奴徙庭,瓯越请吏,修典礼,向儒学登封告成,而汉之制度,于是乎备。
若如所论,不亦过乎?
曰:邦土虽辟,兵已黩矣;
远夷虽服,民已耗矣;
乐府虽盛,雅亦乱矣;
泰山虽封,制亦侈矣。
文、景之俗,由是而惫,可胜道哉!
末年下哀痛之诏,进筦榷之术,有富民之心,而不能得其道也。
世谓汉家杂以霸道,愚于武帝观之,曾霸者之不及,代庙弗毁,后嗣何以观乎?
西汉称宗者四,而东汉无复区别,至于安、桓,亦有庙号,其失自武帝始,故著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