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忧勤非损寿论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一
文王世子郑康成注曰:「文王以忧勤损寿,武王安乐延年」。
余谓忧勤所以延年,非损寿也;
安乐所以损寿,非延年也。
若曰忧勤损寿,则自皆忧且勤。
四凶在朝,丹朱不肖,尧不忧乎?
亲睦九族,平章百姓,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分命羲、和,平秩四时,尧不勤乎?
尧寿一百二十岁。
父顽、母嚚、象傲,舜不忧乎?
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慎徽五典,时叙百揆,考七政,类上帝,禋六宗,巡四瞸,舜不勤乎?
舜寿一百一十二岁。
洪水九年,父鲧殛死,禹不忧乎?
四载随山刊木,栉风沐雨,劳身焦思,启呱呱而泣,过门不入,禹不勤乎?
禹寿百岁。
夏桀敷虐,万方罹其荼毒,汤不忧乎?
东征西夷怨,西征东夷怨,自凡十一征而天下服,既即位,旱七年,则剪爪以为牺牲,汤不勤乎?
汤寿百岁。
周公作《无逸》,亦曰:中宗高宗祖甲,不敢荒宁。
中宗享国七十有五年,高宗享国五十有九年,祖甲享国三十有三年
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鲆乐之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三四年。
是知忧勤延年,安乐损寿,明矣。
康成以为文王以忧勤损寿,且文王享年九十有七,所不至者三岁,岂为损寿乎?
又谓武王以安乐延年,且武王继父之事,受天之命,顺人之心,与八百诸侯同伐纣,以生万民,以启天下,天下有一夫横行,武王则羞,为安乐乎?
康成之妄也如此。
夫忧勤天下者,圣人之心也;
安乐一身者,匹夫之情也。
心忧乎天下,则骄奢淫佚、邪乱非僻之志无自入也;
骄奢淫佚、邪乱非僻之志无自入,则情性安而血气盈;
情性安、血气盈,则寿命固矣。
乐在乎一身,则骄奢淫佚、邪乱非僻之志有自入矣;
骄奢淫佚、邪乱非僻之志入,则情性乱而血气耗;
情性乱、血气耗,则寿命夭矣。
呜呼!
康成之言,其害深矣。
后世人君以谓安乐延年也,则盘于游畋,鲆于逸乐,湎于酒,淫于色,连宵奏钟鼓,日晏不视朝,曰安乐可以延年。
以谓忧勤损寿也,则怠于庶政,弛于万机,天下将乱而不之忧,生民甚苦而不之顾,朝廷隳坏而不之省,宗社覆亡而不之虑,曰忧勤惧其损寿。
东汉而下,至于魏、晋、梁、隋、唐、五代,其人君皆鲆于逸乐,荒于酒色,败德失度,倾国丧家,寿命不长,享国不永者,康成之罪也。
康成之言,其害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