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易论十三篇 其三 易论第三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八、《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三
或人请问为臣之道。
曰:「君子之进也,难哉!
苟进则谄,谄则何有于君?
唯利而已矣。
《否》初六曰:『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谓居否之时,动则入邪,三阴同道,皆不可进,故茅茹以类。
正而不谄,志在于君,故不茍进也。
夫执刚用直,进不为利,忠诚所志,鬼神享之。
《升》九二曰:『孚乃利用礿,无咎』。
谓与五为应,往必见任。
体夫刚德,进不求宠,闲邪存诚,志在大业,故乃利用,纳约于神明也。
夫君臣之交,初未见亲,未信而谏,人以为谤。
《损》初九曰:『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谓刚以奉柔,当自酌损其刚,乃得合志;
志既合,则道可行也。
然刚德之长,不可全削,志意既合,当自守正。
九二曰:『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谓初已损刚以顺柔,二复损己以益柔,则剥道成焉,故不可遄往而利贞也。
夫道虽正矣,宜得其中,不可过也。
《小畜》上九曰:『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谓体巽处上,刚不敢犯,尚德者也。
为阴之长,能畜刚健,德积载者也。
妇制其夫,臣制其君,虽正近危,故曰『妇贞厉』也。
满而又进,必失其道,阴疑于阳,必见战伐,虽复君子,以征必凶,故曰『君子征凶』也。
《恒》初六曰:『浚恒,贞凶,无攸利』。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谓求深穷底,物无馀蕴,以此为常。
凶正害德,无施而利,盖人不可以至察也。
《节》上六曰:『苦节,贞凶,悔亡』。
谓过节之中,以至亢极,苦节者也。
以斯施正,物所不胜,正之凶也。
以斯脩身,行在无妄,故得悔亡。
盖政不可以峻刻也。
虽不可过,亦不可未至而止也。
《晋》初六曰:『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谓进明退顺,不失其正,而处卦之始,功业未著,物未之信,若以此为足,自丧其长者也,故必裕之,然后无咎也。
夫为君耳目,所以司聪明也。
不能去邪人,使至君侧,谁之罪也?
《兑》九四曰:『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谓三为佞说,将近至尊,四以刚德,裁而隔之,初则未宁,终则有喜也。
此之为喜,乃为至尊所善,天下所赖,故《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夫事君尽礼,致恭存位,古之道也。
《履》九四曰:『履虎尾,愬愬,终吉』。
谓逼近至尊,处多惧之地,然以阳居阴,以谦为本,虽处危惧,终获其志也。
夫君唱臣和,理之常也,专而见疑,鲜不及矣。
《坤》六三曰:『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谓含美于内,待命而发,不为事首,顺上而终,可谓智矣。
故《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无妄》六二曰:『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亦谓代终已成,而不造也。
不擅其美,乃尽臣道,故利有攸往也。
虽不获自专,而时有未安,不可不忧也。
《涣》六四曰:『涣其群,元吉
涣有丘,匪夷所思』。
谓与五合志,内掌机密,外宣化命,能为群物散其险害,然处上体之下,不可自专,犹有丘墟未平之虑,虽已得大功,所思不可忘也。
若时不我用,不与于政,则宜卷而怀之,毋使动而之悔也。
《坤》六四曰:『括囊,无咎无誉』。
谓以阴居阴,不与阳事,隐其贤德,乃可免咎。
故《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或竭其忠信,志在立功,图国忘身,虽慎可也。
《随》九四曰:『随有获,贞凶。
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谓居于臣地,以擅其民,失于臣道,违正者也。
体刚居说,而得民心,能干其事,而成其功者也。
虽违常义,志在济物,著信在道,以明其功,何咎之有哉!
夫权之所在,众之所附,不守以正,速祸而已矣。
《益》六二曰:『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
谓居中得位,益自外来,朋龟献策,同于《损》卦六五之位,位不当尊,故永正乃吉也。
夫忠臣之分,虽处险难,义不忘君也。
《蹇》六二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谓居位应五,不以五在难中,私身远害,执心不回,志救王室者也。
故《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凡此皆为臣之道也。
孔子曰『为臣不易』,岂虚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