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 其三十五 官人第二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一一
司士「掌群臣之版」,「以德诏爵,以功诏禄,以能诏事,以久奠食」。
德,谓贤者。
凡贤者、能者,皆先试以事,久而有功,然后授之以爵,得禄食也。
爵以贵乎人,天下之人共贵之;
禄以富乎人,天下之人共富之。
高冠大盖,吏民趋走事之恐不及,天下共贵之也;
禀财给谷,农桑赋贡,奉之而不暇,天下共富之也。
天下共贵之而贵非其人,天下共富之而富非其人,则君命果义乎?
众心果服乎?
且人各有能有不能,孟公绰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裨谌谋于国则否,况其下者乎?
苟非试其事、考其功,而遽与之爵禄,则旷天官,败公事,何足道哉?
《王制》曰:「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所谓官之者,使试守也。
岂不圣?
而试臣以职,慎之至也。
若是,则贤者必用,不肖者必舍;
能者必行,否者必藏。
啬夫之印绶,不可以幸而得也,奚高位之辱哉?
夫位有高卑,禄有厚薄,言其操柄,则无所不重。
州县之职,前世以为徒劳者,而民命系之。
未闻明试其功而居位受禄,一官之效则仕而后学之,有美锦者不使人学制焉。
民所以死生贫富,顾不重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