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富国策十首 其三 富国策第三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一六
货莫贵乎金,贿莫重乎帛。
所贵乎金者,以其器成而可革,革之而不耗也。
所重乎帛者,以其用功甚省,而有益于寒也。
今兹乘舆之器,享燕之用,内赏赐群臣,外交通四夷,必不可毋用金银。
百官在位,六军在籍,夏有暑,冬有寒,必不可毋用丝帛。
何以使金多而足用,帛贱而易致哉!
愚以为东南之郡,山高者鲜不凿,土深者鲜不掘。
失职之民,网漏之奸,昼夜合作,足蹈重泉而不忧于陷,首戴川泽而不虞于压。
矿石云涌,炉炭之焰未之有熄。
一泥一沙,蔑遗利矣。
是金非不出也。
平原沃土,桑柘甚盛。
蚕女勤苦,罔畏饥渴,急采疾食,如避盗贼。
茧簿山立,缲车之声连甍相闻,非贵非骄,靡不务此。
是丝非不多也。
金尽出而用不足,盖用之者众也,丝虽多而帛不贱,盖不专以为帛也。
古者以金银为币,与泉布并行,既而稍用为器饰,然亦未甚著也。
今也翕然用之,亡有品制。
守闾阎者,唯财是视,自饮食颒沐之器,玩好之具,或饰或作,必以白金,连斤累钧,以多为惬。
财愈雄者,则无所不至矣。
举天下皆然,故金虽尽出,而用益不足也。
古者锦文不粥于市,不示民以奢也。
今也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绫罗縠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
工女机杼,交臂营作,争为纤巧,以渔倍息。
其为帛者,监工恶丝而已。
故丝虽多而帛不贱也。
金不足则价腾跃,价腾跃则出邦布而市之,费日增焉,犹不能登其数,则率民而买之。
彼农民未尝蓄金银,一旦当具,则必资于豪党;
资于豪党,则或坏其产焉。
官增其费,民坏其产,此实弊之大也。
帛不贱,则贫民弗可得。
贫民弗可得。
则纻絮不足以禦冬,而冻者多矣。
官之税买,其价弗损,而唯行滥之。
得帛行滥,则军吏之衣莫能完固,而贫者多矣。
官价弗损,人民多冻,军吏多贫,此亦弊之大也。
今将救之,则莫如明立制度。
其用金银,上下有等,多少有数,匹庶贱类,毋得僭拟,则金不可胜用也。
君子小人,服章有别,民非布帛毋得辄衣,工机之功,将复其本,则帛不可胜用也。
果能此道也,是宿弊之源可坐而塞也。
孔子曰:「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乎」!
制度,礼之实也,善为政者得无留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