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欧阳内翰第五书1060年 北宋 · 苏洵
 出处:全宋文卷九一九、《苏老泉先生全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杞县
内翰侍郎执事以无用之才,久为天下之弃民,行年五十,未尝见役于世。
执事独以为可收,而论之于天子,再召之试,而亦再辞。
执事之意,叮宁而不肯已。
朝廷虽知其不肖,不足以辱士大夫之列,而重违执事之意,譬之巫医卜祝,特捐一官以乞之。
自顾无分毫之功有益于世,而王命至门,不知辞让,不畏简书、朋友之讥,而茍以为荣。
此所以深愧于执事,久而不至于门也。
然君子之相从,本非以求利,盖亦乐乎天下之不知其心,而或者之深知之也。
执事之于,未识其面也,见其文而知其心;
既见也,闻其言而信其平生。
不以身之进退出处之间有谒于执事,而执事亦不以称誉荐拔之,故有德于
再召而辞也,执事不以为矫,而知其耻于自求;
一命而受也,执事不以为贪,而知其不欲为异。
其去不追,而其来不拒;
其大不荣,而其小不辱。
此洵之所以自信于心者,而执事举知之。
故凡区区而至门者,为是谢也。
《礼》曰:「仕而未有禄者,君有馈焉曰献,使焉曰寡君。
违而君薨,弗为服也」。
古之君子重以其身臣人者盖为是也哉!
子思孟轲之徒,至于是国,国君使人馈之,其词曰:「寡君使某有献于从者」。
布衣之尊,而至于此,惟不食其禄也。
已有名于吏部执事其将以道取之邪,则也犹得以宾客见;
不然,其将与奔走之吏同趋于下风,此所以深自怜也。
惟所裁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