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游径山记景祐三年十二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径山
径山之游。
馀杭县之北鄙,直四十里,有径山在焉。
山有佛祠,号曰承天祠
有碑籀述载,本初唐崔元翰之文,归登,书之石,今传于时云。
始至山之阳,东西之径二。
自其西,壁绝襟绕,轿行百休。
交错,盘折蒙翳,寻丈之间,独闻语声。
跻棱层,披翠茜,尽十里许。
下视来径,青虬蜿蜒。
抟岩腾霄,且及其巅,峡束洞隐,几不容并行。
已而内括一区,平盈坦壑。
四面五峰,如掌竖指,一峰南绝,卓为巨擘。
屋盖高下,在掌中矣。
庭间小井,或云故龙湫也。
龙亡湫在,岁率尝一来,雷雨暝曀,而乡人祠焉者憧憧然。
环山多杰木,丝杉翠柽,殆千千万万,若神官苍士,联幢植葆,骈邻倚徙,沈毅而有待者。
导流周舍,锵然璆然,若銮行佩趋而中节者。
西峰之北数百步,矻然钜石,屏张笏立,上下左右可再十尺,划而三之,若「川」字,隶文曰「碣石岩」。
其传甚神。
并岩被谷,修竹茂密,尝以契刀刻两节间,成「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字云尔。
由东径而往,坎窞为池,游鱼旷空。
其西径东折,蹴南峰。
领脰之间,平地砥然,盈亩而半。
偃松一本,其高丈,其荫四之。
横柯上竦,如孤生。
松下石泓,激泉成沸,甘白可爱,即之煮茶。
出北苑,第品之无上者最难其水,而此宜之。
偃松之南,一目千里,吴江之涛可挹,越岫之可攀。
云驳霭褰,状类互出,若古图画,虫蠹断裂,无有边幅,而隐显之物,尚可名指。
群山属联,呈露冈脊,矫矫剪剪,咸自意气。
若小说百端,欲圣智之亢,而不知其下也。
临观久之,魁博通幽之思生焉。
古人有言曰:「登高能赋,可为大夫」。
旨乎哉!
予于斯见之矣。
曷止大夫之为也?
大凡言之,天邻地绝,山回物静,在处神巧,举可人意。
穷冬阒寂,未睹夫春葩之荣、薰风之清、秋气之明,然取于予者犹在也。
既归无几何,而曩所历者重钩复结,无一见焉。
追而言之,若觉而言梦,使人悄怆,而不知其自也。
同游者,建安黄瑊君度岳阳师德宗哲,又君度之侄曰子常、子美、甥杜沂皆从游。
其前与谋而后以事已之者,朱宗哲之兄师道希圣杜沂之父叔元君懿揭阳卢几举之三人。
莆阳蔡襄一与之善,惜乎不及俱也。
书所经见往贻之,人一通。
尝刻两节间之十字,其游之年月日也(《蔡忠惠集》卷二五。又见《咸淳临安志》卷二五,万历杭州府志》卷二四,《径山志》卷七,《名山胜概记》卷一六,《八代文钞》第三六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九五三、山川典卷一○八,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嘉庆馀杭县志》卷八,《两浙金石志》卷五。)
「并」下原衍「傍」字,据宋本、《两浙金石志》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