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秘书丞陈君墓志铭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丹渊集》卷三八
君讳叔献字元之蜀州新津人
其上世由颍川僖宗入蜀,因不归,籍此。
县东北凤皇冈有丘墓十许世,深林巨木,蔚然有豪宗大姓气象。
而自五代已降,无仕者。
君生而耸慧,始读书,一历目而遂贯于心,不废忘;
下笔走词,语骎骎不可止遏,其徒尊畏之。
皇祐元年进士第,为万州司户参军
居官如故习,老黠吏不敢肆其巧。
忠守缺,转运使以君摄其事。
久之,郡政大治,人尽服。
察举得令,移郴县
郴,湖南小邑,民吏杂扰,牒诉日日堆几案,索裁决。
君始视事,睨廷下,忽取一人者钩诘之。
本虔民也,寓于此凡二十年,受赇出入乡市,搆两讼以乱令治。
谓君新至,故杂稠人,观君听断是否,期中之。
得情如此,具对,闻之安抚使,流他郡。
自是恶少相语,以君为神,不知其用何术也。
狱辞遂省。
县之移于衡,往反数百里,下户不能独去,人有倍歛其酬为输之者。
往往遁避不可求,遂至再纳,此弊尤甚。
君择高赀,附其直,与并干之,故赋入办。
先,诸县里民有各失一犊者,踰年,甲始获于乙,乙拒益坚,诣县辨。
君俾引其㹀,使视犊,跃就其乳。
乃还甲,争遂定,一邑嗟尚之。
马氏僭窃,多横赋,每丁岁有常率,几百年。
仁宗朝,有诏一切除之;
而郴、道、衡、永、桂阳监不谕旨,督歛尚急。
君建言转运使,悉免,忘虑数万万,而方二三千里之民,始得掷去重压而舒四体矣。
群口邕邕,颂君不休。
同年陈启期过县,闻之,作诗与君,有「巨刃秋霜寒」之句。
及罢,民遮道涕挽。
极谢,乃得行。
入朝,授著作佐郎、知绵州魏城县。
秘书丞赐绯衣银鱼。
魏城之政,大抵不甚力,而自占八邑之最。
岁满,以太夫人年高,乞便地,复得巴西县
未赴,因卧疾。
熙宁元年七月某日,遂卒于其家,享年五十一。
君素羸㾪,平时常喘,喘畏风,萧然骨立,若不能朝暮人也。
然临事,讲利害,决是非,气厉而语壮;
短长见前,不可屈。
盖刚果内蓄,以学术辅之,而吐理明白也
性孝友,事太夫人,每惧以己疾为忧,常强饭,设精神,以立左右。
问之,答亡恙,太夫人乃喜。
姊二人,贫且孀,君指腴田二顷,赒之终身,以及其甥。
又为经营其家,使其族之狠忿暴戾者不敢犯。
与人交,简介若不相密;
而遇有所急难,冒锋刃,入汤火,肯为也。
死之日,无谁不沾泣。
初,病革,其弟叔达问所以欲为,君曰:「我何所言?
但佩恨入地,而不能泯灭者,使老母不及封而哭我矣。
虽然,愿得与可文纳吾圹中,乃幸也」。
泪数行下,气遂绝。
曾祖某,祖某,考某。
母唐氏,年八十。
君娶乐氏,再娶周氏。
男一人,君轸;
女一人,适太学进士勾龙𡋕。
孙女二人。
以某年某月日,葬于某乡某原。
叔达以君之见属,具书遣介来,道君之语,求铭其墓。
乃君之同年进士,与游甚熟,泣而铭之,曰:
奄奄其息兮,崭崭其形。
人视之而不知其中兮,但常惜其不能以久生。
然其论议之高兮,区处之明,盖受于所禀兮,而发于所行。
胡不锡以永年兮,中道以倾?
伊神理之茫昧兮,善恶安足以讲评?
呜呼元之兮,吾何忍而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