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本朝政要策下 其十六 契丹1049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
契丹既胜晋,历汉、周,为中国之患。
宋兴,太祖明经纶之体,专择用将帅,以折冲一方之难。
自山西关南,所属任皆天下之材,委任专而听断明,豪杰之士,得尽其智力以赴功,故养士少而形势强。
当此之时,疆境泰然,无北顾之忧。
间有窥塞之谋,虏骑六万,太祖田钦祚以三千人破之,当世以为谚。
虏既屈服,于是叩关请吏,修书币之使。
天子见群臣谦让,不自以为德也。
其后向之宿将稍死,而天子伐晋,晋虏连兵,既破虏而平晋,遂用事于燕,不克而还。
自此,虏复为中国之患。
雍熙中曹彬以十万之众,不能举燕而退,有祁沟之败。
既而杨业败于陈家谷,刘廷让于君子馆又败。
士多失亡乘塞,疮痍之兵,至不满万。
赵魏大震,虏遂深入,陷郡县,杀官吏,执士民,将吏依壁自固,虏辄掠坰野,收子女之俘,掊金帛之积而去,自邺而北,千里萧然。
天子下哀痛之诏,而边吏屡请益兵,始科河内之民以戍边。
不足,则又科河南之民。
犹不足,则取役兵为振武之军以自助。
然犹不能以为足也。
咸平之间,命傅潜大将
虏既入塞,塞上皆飞檄请救。
按兵不出,将卒人人欲战,不许。
天子屡使人督战,又为益发兵使进,而终不敢出。
虏乘其隙也,连破州邑,遂越魏犯澶,百姓骚然,天子为戎衣济河,而虏之谋臣射死,兵遂解去。
杨延钊以为乘其敝痛杀,幽冀可收,天子抑其言,而讲和之策遂定焉。
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至今馀四十年,先帝之功德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