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贤论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七、《公是集》卷四○、《皇朝文鉴》卷九六、《经济类编》卷三○、《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八六
人君之贤其身,不若其使贤之为贤也;
人臣之贤其身也,不若其荐贤之为贤也。
聪明辩慧,技艺敏给,此可谓贤矣,然是谓匹夫之局,非人君之操也。
人君者,目不自视,明者效之;
耳不自听,聪者效之;
口不自言,智者效之;
心不自虑,圣者效之。
故曰百官当而已矣,此人君之操也。
明者视之则视必远,聪者听之则听必微,智者言之则言必当,圣者虑之则虑必精。
使独用其身,不能治也,虽欲治之不能给也,故曰不若使贤之为贤也。
忠信仁义刚毅有立,此可谓贤矣,然是谓终身之善也,未足以传世也。
人臣者,以其宗庙为心焉,以其万民为心焉,以其后嗣为心焉。
大为之谋而使智者就之,远为之略而使仁者守之,今世赖其泽,后世蒙其福,世续其类,是天地之功也,是春夏秋冬之相与成岁也,故曰不若荐贤之为贤也。
刘子曰:昔者舜有天下,大圣人也,惟其不欲其身贤而已矣,是以舜好问,好察迩言,所举而用者二十有二人,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而天下治
昔者周公相天下,大圣人也,惟其不欲其身贤而已矣,是以日昃不倦,劳于求士,所执贽见者十有馀人,所交友者百有馀人,贤者相与继其德而成之,至其末也,刑措四十馀年。
故君莫盛于舜,臣莫盛于周公
不为舜之为者,非贤君也;
不为周公之为者,非贤臣也。
刘子曰:君之不君,非独愚也,虽聪明辩慧,技艺敏给,而不知用贤者,犹不君也。
臣之不臣,非独鄙也,虽忠信仁义,刚毅有立,而不知荐贤者,犹不臣也。
昔者矜天下以能,高人臣以声,则是岂不聪明辩慧,技艺敏给哉?
惟其自贤而已,不知用贤,至于亡也。
昔者臧文仲鲁国鲁国以强,其言必当,则是岂不忠信仁义、刚毅有立哉?
惟其自贤而已,不知荐贤,至于削也。
故曰:「虽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所谓骄者,非独以贵骄人,以富骄人者也,以材骄人者有甚焉。
所谓吝者,非独吝于爵人,吝于分人者也,吝于教人者有甚焉。
故以材骄人,慢也,人怨之;
吝于教人,忌也,人疏之。
是以古之君子莫为骄与吝也,求为人君者,尽于此矣;
求为人臣者,尽于此矣。
《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言君之所以为君也。
《诗》云:「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言臣之所以为臣也。
君为君焉,臣为臣焉,虽亘万世,吾不知其可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