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段缝1043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
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
惠书以所闻诋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怪某无文字规,见谓有党。
果哉,足下之言也?
巩固不然。
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
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
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
父亦爱之甚,尝曰:「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
此某之所见也。
若足下所闻,非某之所见也。
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深攻之也。
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顾不可以书传也。
事固有迹,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诛焉,则谁不可诛邪?
之迹固然邪?
为人弟,于此不得无过。
但在京师时,未深接之,还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尝以此规之也。
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此则还江南时尝规之矣。
闻之,辄瞿然。
固有以教某也。
其作《怀友书》两通,一自藏,一纳某家,皇皇焉求相切劘以免于悔者略见矣。
尝谓友朋过差,未可以绝,固且规之,规之从则已,固且为文字自著见然后已邪,则未尝也。
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过,亦如前之云而已,岂不得为贤者哉?
天下愚者众而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
挟忌怨之心,则无之焉而不谤,君子之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者尤甚。
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
凡道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过于听者也。
家兄未尝亲也,顾亦过于听耳。
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过于听者之言,县断贤者之是非,甚不然也。
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
众恶之,必察焉」。
孟子曰:「国人皆曰可杀,未可也,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匡章通国以为不孝,孟子独礼貌之,以为孝。
所以为者,为其善自守,不惑于众人也。
如惑于众人,亦众人耳,乌在其为也?
足下姑自重,毋轻议
按:《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五。又见《皇朝文鉴》卷一一六,《崇文古诀》卷二○,《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二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二八,《古今图书集成》交谊典卷八○、一○九、经籍典卷二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