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儒墨使人得失论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八、《历代名贤确论》卷三七、《唐宋名贤确论》卷四
天下乌乎治?
治于儒也;
天下乌乎乱?
乱于墨也。
乱之曰吾禦之不固,盗其隙而乘之也。
儒何道也?
圣人道也。
芽于羲,蔓于黄,实之禹,禹以实于矣。
诸侯淫污,肆而相剪,猎涂污棘,塞涅而不洗。
独夫子大攘中截其駻流偃而筑之,然不遂于用也。
末俗人眊,百家始胜嵬墨唱,其徒汩吾夫子之筑。
恳恻,迨病此也。
夫孰诲斯民也?
君师者司之也。
敢原乎古,总总然而居,伥伥然而趋,燠寒渴饥,扩于内适,知鸟兽穴土巢木,以养以处,不相用则决然怒,攫然斗,强者夺,勇者杀。
君师者发于仁义,不忍其溺也,拱观揉伏,必徐引而进之,不遽以刑迫也。
男女有合礼以婚聘,饮食有燕礼以宾飨,哀也为之丧葬,思也为之祠祭,乐有金石,威有鈇钺,凡所措注,一原于情性而闲以节奏,无过也,无不勉也。
矩于家,绳于国,衡于天下,礼义明而情性定,是吾道所以两得之也。
彼墨者,方且沟瞀固弊,不特泥其说,本俭刻于体。
非斗也,民拿而目争;
非乐也,民确而益不和。
兼爱无父,上同漫等级,籍嵬墨相天下,戕灭礼乐,颛律以己,俾其君茅茨土阶,啜土铏,既耕且治,天下将槁然相与戾矣,啜菽饮水曷充哉?
礼义去则情性肆,是墨者所以两失之也。
礼义中也,大本也,情性之检也。
俭愈则陋,陋则性情有不能,其说不较,益可白已。
呜呼!
杨墨不作邪?
世今无有邪?
老者独善,不几于杨乎?
释者兼爱,不几于墨乎?
是杨墨遗俗,尚㹞㹞于世,而又决其流而涨之,筑无少完矣。
吾民于于日怵于邪,如炳礼义以晓之,怪魁嵬墨,使之潜化,佛然治平之迹,繇今日起,是亦荀子之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