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化书跋嘉祐五年 北宋 · 陈景元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九
予尝读《化书》,至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
贤母化为坚石,山蚯化为百合,自有情而之无情也。
乃知作之者明乎庄、列之旨,达乎程生马而马生人。
予閒日问鸿濛君,曰:「吾尝闻希夷先生诵此书,至《稚子篇》卷册而止,语曰:吾师友谭景升名峭,始隐于南山,著《化书》。
因游三茅,道过金陵,见宋齐丘仙风道骨,虽溺于机智,而异乎黄埃中人,遂引此篇云:『稚子弄影,不知为影所弄;
狂夫侮像,不知为像所侮。
化家者不知为家所化,化国者不知为国所化。
醉者负醉,疥者疗疥,其势弥颠,其病弥笃,而无及者也』。
齐丘终不悟。
景升乃出《化书》授齐丘曰:『是书之化,此化无穷,愿子序而传之后世』。
齐丘授毕,以酒以景升雪之盛醉,以革囊裹景升,缝之,投深渊中,夺此书为己有,作序流传于世。
后有隐者渔渊,获革囊,剖而视之,一人齁睡囊中,指甲已缠体矣。
渔者大呼乃觉,问其姓名,囊中人曰:『我谭景升也。
宋齐丘夺我《化书》,沉于渊。
今《化书》曾无行乎』?
渔者答曰:『《化书》行之久矣』。
景升曰:『《化书》若行,不复人世矣。
吾睡此囊中,得大休歇。
君纳吾体于革囊中,缝而复投斯渊,是所愿望』。
渔者如其言,再沉之旧渊」。
噫,化化无穷,至道宏深,岂齐丘之识哉!
窃书求名,贼害至人,肆其逆心,蔽其仙迹,而齐丘后为南唐相,果不得其死,宜哉!
嘉祐五年夏碧虚子题。
按:《说郛》卷四二,商务印书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