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经制 其一 北宋 · 陈舜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九、《都官集》卷三
天不言,三辰效其明,四时致其化,极者不移,经者不乱,纬者不息,然后生育可得而久也。
故天子者不可不知天。
三公献其德,六卿奏其功,百执事致其力,议者不命,言者不治,行而不敢爱其力,然后教化可得而久也。
周公其知之矣,六典存焉。
后之君子有观周道,必观六典,天之道也。
是故三公坐而论道,所谓议而不命者也。
六卿岁终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所谓言而不治者也。
百官有治属,有教属,有礼属,有政属,有刑属,有事属,所谓行而不敢爱其力者也。
周公之道盖久矣,必不得已,则有隋唐之制焉。
武德贞观之际,于斯为盛。
后之君子有观武德贞观之治,必观台省九寺、五监、十六卫,是周公之布、六典之几也。
呜呼,不以六典治天下、终茍道也;
不以台省九寺、五监、十六卫治天下,终危邦也。
今夫天子与二三大臣,日听天下之治,百司之事,莫不亲之,是三公无府,尚书无省、六卿无职、二十四司无责,九寺、五监、十六卫错然亡其分也久矣。
兵之籍入于枢密,天下之会计,至于米盐丝发、毫木末,一劳于三司
古者枢密无官,三司无使,特昭、僖之末制耳。
朝廷不御枢密,所以幸官人也;
天下用兵租庸,所以急兵调也。
古者有治古,有乱古,为天下而稽古者,不师其治而师其乱,亦惑矣。
今之枢密,特古之兵曹
今之三司,特古之群有司也。
语曰:夫有从其大体,有从其小体。
从其大体,所以为大人;
从其小体,所以为小人。
今夫公不公,卿不卿,而为群有司之事,大小之体紊矣。
是使号令日数,材赋日匮,天下之事日茍简,生民之病日笃,非不幸也,术数之使然也。
今夫圣贤有为,必始六曹
取天下之吏而归之吏部,取天下之民而归之户部,取天下之礼而归之礼部,取天下之兵而归之兵部,取天下之刑而归之刑部,取天下之工而归之工部
统之以令,揆之以二仆,辖之以二丞,十有二司位于左,十有二司位于右。
则天下之事,若网之有条,若珠之有贯。
尚书总之,侍郎佐之,郎中员外行之,下至于有司小吏,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内则中书揽机务,门下司传纳。
官有馀则置副,不足则兼领。
三公岁终以六曹之成质于天子,而殿最之,能而称职者褒之,否则免之。
故曰,是天子一岁一听天下之治,王心无为,君立于无过之地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