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解 其五 五子之歌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四
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臣某曰:孟子曰:「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则民为邦本也宜矣。又曰:「得其心,斯得民矣」。则可近而不可下也明矣。夫人君处于亿兆之上而安者,非力能制亿兆之人也,所恃者上下之分、君臣之义耳。以分、义之微而驭兆人,何异朽索之驭马哉!茍君失其道,则匹夫皆可以胜之矣。大凡不明之怨,其怨必甚。故杜牧言「秦民不敢言而敢怒也」。故圣人达民之情,而宣之使言,所以图怨于未见之前也。禹不独行于其身,又以训后嗣,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