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朱秘丞 北宋 · 王令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一、《广陵先生文集》卷一六
月日,元城王令,谨以书见于著作执事
扬子曰:「周之士也贵,秦之士也贱」。
虽然,岂独秦哉?
要士贱自秦而始耳。
方三代之盛时,教化之具修备,故士出有从来。
及其成也,宾于乡,论于司徒,拜受于王,皆自有礼致,然大要皆为上者有取于下,而在下者无求于上,而士之出处,已有方矣。
周衰之末,天下大坏,而战国之世,其君皆狼视虎吞,以腊肉天下,而深谋巧谲之士,罅隙以出,顾其为何足道语哉?
然当世之君,皆撤席屣履,伏伛而愿见,如子思孟子之高引不下合,而时君亦恐恐其不及养,是其故岂有他哉?
以其心常有求于士尔。
当是之时,进退去就常在士,而取舍不在人。
及秦、汉而下,变天下以郡县,而以郡守丞尉主之,而郡守丞尉当自有法度之成熟而无求于士,而士始无用于天下。
一求于京师,蹉跌一失之,则有老身不及遇者,故士之不遇当世者始多,甚者不知士于天下为何用也。
然此固士贱之道尔,而亦尝笑天下之士善自贱也。
夫士之无去就之分者多矣,惟其自待不高,故望人也速;
自守不固,故求人也轻。
不徒不择而见之,而又不知见之谓何也。
今夫冲冲而趋,乡乡以见,俯承听如不及,望人门以自媚者,此果有道者所为耶?
顾如畜狗而冠尔,曷足以士进退论哉!
始令之既学也,尝愿以古之人去就而见之,既而卒无得也。
伏惟阁下为县之日,已蔼然众相以为贺,既而修治矣,然犹切切日不暇视,其所为心,常偲偲日在民。
然常较之,虽环千里而更数十年,谋其为民者,未易一得也。
虽久闻执事之风,而始犹有待焉,今则自来矣。
惟其所以见执事不敢妄,而令之自处不敢轻,敢以书焉,幸执事照之。
不宣。
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