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仲仪真赞(并叙)1079年1月1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一、《皇朝文鉴》卷七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八、《观澜文集》乙集卷二三、《名臣碑传琬琰集》卷二八、《古今事文类聚》遗集卷一三、《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七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孟子》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又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
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
夫所谓世臣者,岂特世禄之人,而巨室者,岂特侈富之家也哉?
功烈已著于时,德望已信于人,譬之乔木,封殖爱养,自拱把以至于合抱者,非一日之故也。
平居无事,商功利,课殿最,诚不如新进之士。
至于缓急之际,决大策,安大众,呼之则来,挥之则散者,惟世臣巨室为能。
嘉祐中,始识懿敏王公成都,其后从事于岐,而公自许州移镇平凉
方是时,虏大举犯边,转运使摄帅事,与副总管议不合,军无纪律,边人大恐,声摇三辅。
及闻公来,吏士踊跃传呼,旗帜精明,鼓角欢亮,虏即日解去。
公至,燕劳将佐而已。
余然后知老臣宿将,其功用盖如此。
使新进之士当之,虽有之勇,良、平之奇,岂能坐胜默成如此之捷乎?
熙宁四年秋,余将往钱塘,见公于私第佚老堂,饮酒至暮。
论及当世事,曰:「吾老矣,恐不复见,子厚自爱,无忘吾言」。
既去二年而公薨。
又六年,乃作公之真赞,以遗其子巩。
词曰:
堂堂魏公,配命召祖。
显允懿敏维周之虎。
魏公在朝,百度维正。
懿敏在外,有闻无声。
高明广大,宜公宜相。
如木百围,宜宫宜堂。
天既厚之,又贵富之。
如山如河,维安有之。
彼窭人子,既陋且寒。
终劳永忧,莫知其贤。
曷不观此,佩玉剑履。
晋公之孙,魏公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