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合祭状(一 九月朔日)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三八、《范太史集》卷二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七、《太平治迹统类》卷二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
准尚书礼部牒,亲祠皇地祇,三省同奉圣旨:令侍从官、尚书、侍郎、给舍、台谏、礼官集议闻奏者。
右,臣等谨案,经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礼》曰:「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三代之礼,天子无不亲事天地。《周礼》:冬日至祀天于地上之圜丘,夏日至祭地于泽中之方丘。自玉器、牲币、乐舞皆不同。由汉以来,乃有合祭之文。至于国朝,踵为故事。元丰中,神宗皇帝用礼官之议,诏定北郊亲祀之仪,始罢合祭之礼。陛下嗣位,于今八年,将肇祀圜丘,而疑于未见地祇。欲循祖宗之旧,则礼不经见,欲如元丰之制,则虑北郊或未可行,故下有司博议。此诚钦崇明祀,慎重之至也。臣等谨议,《书》曰:「惟天地,万物父母」。《礼》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王者父事天,母事地,皆不可以不亲。今三年一郊,已非古典,而北郊未有亲祠之日。若不因见地祇,则是尊天而不亲地,事父而未事母也。朝廷审能以夏日至盛礼备物,躬祠北郊,举千馀年之坠典,此则三王之盛复见于今矣,其谁敢以为不然。然臣等窃恐北郊之礼未必亲行,徒崇空文,则天子长无亲事地之礼,亦非圣情之所安也。伏请合祭天地如祖宗故事,俟将来亲行北郊之礼,则合祭可罢。谨录奏闻。太常博士臣张瓛、殿中侍御史臣吴立礼、起居郎权给事中臣乔执中、尚书户部侍郎臣蒋之奇、御史中丞臣李之纯、权户部尚书臣钱协、翰林侍讲学士臣范祖禹、翰林学士兼侍读臣顾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