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学记 北宋 · 孔武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三、《宗伯集》卷一二、康熙《广信府志》卷一一、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四、同治《上饶县志》卷二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信州新学,作于元丰五年十一月之庚寅,成于明年三月之乙未。既成,州之学者相与造余而言,请为之记。惟圣宋刬五代之敝,合并四海。仁义礼乐之泽,洽于民心者,百有馀年。而熙宁以来,学校最盛,内自京师,旁达边郡,聚士有舍,讲业有师,课试诵说与夫赏罚升黜之法,日增月长,以至大备。四方之士。幸遇太平君子长养人材之时,裸粮束书,争集黉舍,惟恐在后。信为江东之远州,南属闽,东被浙,士之待举者七百馀人,而例不除学官。前此三年,天子从使者之请,以州官兼治学事。余适为幕中吏,得以承乏庠序。其地在子城之东,形势庳窄,民庐挟其旁,山林蔽其后,居处无夏屋,出入无高门。而士之来者,犹相望不绝。何也?彼相招以讲习论辨之益,而于居处之安则未暇议也。夫居不求其安者,士之分也。上之所以待士者,岂当若此乎?《传》曰:「处士就閒燕」。盖教之不以其道,与居之不以其地,其病一也。有位者,孰不欲有为,以餍满人心之所愿。然文书有上下之禀,议论有同异之争。或财局于府库而不可出,力隐于兵民而不可用,此事之所以常废,而人不被其泽也。窃为学者忧之,会转运判官郏公亶知州事,杨公仲孺相与谋议,以招学者为先急,乃发库钱五十万以付有司。而余实与二三联事之人,升降险阻,拟度广输。凡地之在民者,劝以贸易。良材坚甓,出于诸县。然后隳山发石,剪斸草木。高者损以为平,狭者培以为广。旁积步道以属于旧学之北,而营其上为经史之阁,教授之堂,诸生之舍。环起参出,整若棋局,视旧之广加倍,以增高丈有三尺。诸山森然,若翔若踊,出于三面。使士之来者去湫底而即亢爽,脱卑闇而登高明。又为之大其正门,高其墙垣。庖湢之所皆易新之,而饮食燕息之具滋设。此余与二三僚所以佐公上之命,而劝相学者之万一也。夫学之道,先后有伦,始卒有渐。不得其端,虽强力不可以至也。至孟子曰:「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夫所谓人伦者,岂他乎哉?其分见于君臣父子之间,其守寓于仁义忠信之际,其文礼乐诗书,其声籥鼓琴瑟。士之志于道者,不惮岁月以游心于其间,至于四十年焉,则可以仕矣。此圣人所谓不惑之时也。廓之益广,浚之益深,又十年焉,则性命之理较然于前,若数一二,则可以为大夫矣。此圣人所谓知天命之时也。然则知天命,当在四十之后,而学之所教者,未成材之士也。古之人知此而求之,是以行应规矩,智揆万变,处焉可以为子弟师法,出焉足以有功烈于民。盖道德在己,则其成物为不难也。今学者既得朋友以相与处矣,则学之序可以不知哉?按旧学作于嘉祐七年,距今未远,而栋梁有败折者,甓瓦有断缺者。物之兴坏不可久,其势如此。后数十年间,则今日之新,岂特为故耶?意必有更而大之者。不为之记,则惧无以知今所以兴作之详也。乃为之书,使来者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