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汉嘉杨循秀才字序 宋 · 王当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五
颜渊有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盖道有小大,有正变,学之者自小以及大,自正以及变。
然不可以遽至,必有叙而后进之、引之,以至于其极而后已,所谓循循然善诱人也。
孔子阨于陈、蔡,召弟子而问之,颜渊曰:「不容何患,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子与之,已而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
不曰仰之弥高乎?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欤,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不曰钻之弥坚乎?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闻诸夫子,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不入,如之何子之往也」?
不曰瞻之在前,忽然在后乎?
之不容何患,其心固善矣,不容然后见君子,则必有见而后乐也。
道无外也,必待有见而后乐,是未之见者不乐也。
故曰皆不及门。
人能不以外饰为患,至于不忮不求,亦足矣,此特忘物而志于道可也,其于得道而存物未能也,故曰「何足以臧」。
不善者不入,以为君子言也。
至于忍人则不然,盖有恃而为之者矣。
磨之不磷,涅之不缁。
安往而不可哉?
弟子之求夫子期于前也,不知夫子之及后也。
盖有所恃也,彼能得其所恃,必不正也,虽变可为也,是皆有之,以至其极而后已也。
孔子之教人必循而后进之,后之学孔子者,亦必循而后进可也。
杨君名循,求字于余,字之曰伯成
盖权利之不能倾也,群众之不能移也,天下之不能荡也,夫是之谓德操
德操然后能,然后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此道之极也,不循无以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