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清和先生1093年9月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八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清和先生姓甘名液字子美
其先本出于后稷氏,有粒食之功,其后播弃,或居于野,遂为田氏。
田为大族,布于天下。
至夏末世衰,有神农之后利其资,率其徒往俘于田而归。
其倔彊不降者,与彊而不释甲者,皆为城旦舂。
公孙杵臼审其轻重,不尽碎其族,徙之陈仓,与氏、谷氏邻居,其轻者犹为白粲,与鬼薪仵。
已而逃乎河内,又移于曲沃曲沃之民悉化焉。
曲沃之地近于甘,古甘公之邑也,故先生之生,以甘为氏。
始居于曹,受封于郑。
及长,器度汪汪,澄之不清,挠之不浊,有酝藉。
涵泳经籍,百家诸子之言,无不滥解。
孟子伯夷清,柳下惠和。
先生自谓不夷不惠,居二者之间,而兼有其德,因自号曰清和先生云
士大夫喜与之游,诗歌曲引往往称道之。
至于牛童马卒、闾巷倡优之口,莫不羡之,以是名渐彻于天子。
一召见,与语竟日。
上熟味其旨,爱其淳正,可以镇浇薄之徒,不觉膝之前席。
自是屡见于上,虽郊庙祠祀之礼,先生无不预其选。
素与金城贾氏及玉卮子善,上皆礼之。
每召见先生,有司不请,而以二子俱见,上不以为疑。
或为之作乐,盛馔以待之,欢甚,至于头没杯案。
先生既见宠遇,子孙支庶出为郡国二千石,往往皆是。
至于十室之邑,百人之聚,先生之族无不在焉。
昔最著闻者,中山、宣城湓浦,皆良子弟也。
然皆好宾客,所居冠盖骈集宾客号呶,出入无节,交易之所在委积。
由是上疑其浊,小人或乘间以贿入,欲以逢上意而取宠。
一日上问先生曰:「君门如市,何也」?
先生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上曰:「清和先生,今乃信其清和矣」。
厚遇之。
由是士大夫愈从先生游,乡党宾友之会,咸曰:「无甘公而不乐」。
既至,则一坐尽倾,莫不注挹
先生遇事多不自持,以待人斟酌而后行。
尝自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
人或召之,不问贵贱,至于斗筲之量,挈瓶之智,或虚己来者,从之如流。
布衣寒士,一与之遇,如挟纩。
惟不喜释氏,而僧之徒好先生者,亦窃与先生游焉。
至于学道隐居之士,多喜见先生以自晦。
先生爱移人性情,激发其胆气,解释其忧愤,可谓能令能令者邪。
王公卿士灌夫季布李景俭桓彬之徒,坐与先生为党而被罪者,不可胜数。
其相欢而奉先生者,或至于破家败产而不悔。
以是礼法之士疾之如雠,如丞相朱子元执金吾刘文叔郭解、长孙登,皆不悦,未尝与先生语。
时又以其士行或久,多中道而变,不承于初,咸毁之曰:「甘氏孽子,始以诈得,终当以诈败矣」。
久之,或有言先生性不自持,无大臣辅政之体,置之左右,未尝有沃心之益,或虞以虚闲废事。
上由此亦渐疏之。
徐邈先生为圣人,上恶其朋比,大怒,遂命有司以光禄大夫秩就封。
宗庙祭祀未尝见遂,终于郑、仕于郡国者,皆不夺其官。
初,先生既失宠,其交游往往谢绝,甚者至于毁弃素行,以卖直自售。
吏部尚书毕卓北海相孔融彭城刘伯伦笃好如旧。
尝上书辨先生之无罪,上益怒,由此亦得罪。
而伦又为之颂,与当世为有故,不著。
今掇其行事大要者,著于篇。
太史公曰:先生之名,见于诗书者多矣,而未有至公之论也。
誉之者美逾其实,毁之者恶溢其真。
先生激发壮气,解释忧愤,使衣寒士乐而忘其穷,不亦薰然慈仁君子之政欤?
至久而多变,此亦中贤之疵也。
孔子称:「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先生何诛焉?
予尝过中山,慨然想先生之风声,恨不及见也,乃为之传以记(《淮海后集》卷六。又见《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四七。)
高邮本、丛刊本作「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