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为国之道奏 宋 · 江公望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四、《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六、《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一
天下大器,置诸安则安,置诸危则危,此知置之之地,未知运之之手;
天下神器,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此知运之之手,未知藏之之道。
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遁,此所以为道也。
天下有常安之地,圣人操妙用之手,至人藏不动之道。
不动常动,动常不动,运实不运,不运常运,安常不安,不安常安,此宰制天下之妙理。
管仲髣髴万一,以其君霸;
伊尹周公,收拾土苴,以其君王;
大舜、神禹得之,以其君帝。
孔子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与天同体,得所以藏之之道;
禅之匹夫,如攘挥涕之易,得所以运之之手。
焕乎其文,巍乎其功,得所以缮全之理而置之者也。
自尧而下,以人治天下。
以人治天下,贬于道矣。
舜舍己从人,惟不矜不伐,汤执中。
文王翼翼,武之斤斤,以器之不可满而先为可持之方。
成王持盈守成,以器之已满而见于能持之力,道既贬矣,器亦狭也。
嗟乎!
战国之纵横、秦汉之吞并,有为之之败、执之之失矣。
故其妙不知所以藏,其粗不知所以置,天下无事亦幸尔。
今有器焉,蛊而不饬,荡而不纲,攲而不平,漏而不苴,置之能安以否?
身坐其中,虽巨有力焉,能运行以否?
一日为有力者负之以去,谓之善藏以否?
器既如是,天下亦然。
陛下以仁为朴,以义为削,以信为绳,以智为巧,以礼为绘,政以制其用,刑以支其蠹,啾啾万鸣,蠢蠢群动,同在一器,虚而不实。
故众实之所会,静而不动;
故群动之所止,止而无止。
则动亦寂矣,会无所会,故实亦空矣。
虚实一体,动静同域,莫得其隙,莫窥其用,陛下以此藏之,孰能移也?
得之于天人,非容心也;
视之若敝屣,非有爱也;
承之于宗庙,非敢忽也。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非敢为也;
人爱亦爱之,人爱亦爱之,示至公也;
上而公辅,下而有司百执事,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各当其力也。
不在一曲,不滞一隅,东顾西眄,左提右挈,如在掌握之上。
陛下以此运之,孰能弊也?
不畏多难而以无难为忧,不矜无过而以改过为美。
居安思危,在治思乱。
以山河为金汤,以边人为赤子。
外之郡国,若犬牙之相制;
内之宗族,若磐石之镇安
建极于四达之涂,跻民于仁寿之域。
陛下以此制之,孰能危也?
艺祖神考能运而藏之者也,仁宗能安而置之者也。
今举以付陛下,如何其勿思也!
臣之言若诞而不可考稽,皆目前之至理,非外取也。
张湛曰「至妙之所会者更粗,至高之所适者反下」,臣以为知言,惟陛下财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