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游执中墓志铭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九五、《杨龟山先生集》卷三○
昔吾为太学生,吾友定夫尝为余言其族父执中先生之贤。
余闻而心识之,愿见而未之得,盖三十年馀矣。
建中之初,余被檄贰令于其乡邑,始获从之游,听其言,稽其行,参之于其所学,信乎定夫之所称无一辞溢也。
于是相与为忘年之交,而恨相得之晚。
先生既没,逾数年,而吾友定夫复状其行,致其子处道之意,请铭于余,余何可辞?
先生讳复字执中姓游氏,世为建州建阳人
曾祖讳惟真,祖讳耿,父讳仲孙,皆隐德不耀。
先生资孝爱,总角已知彊学砥砺,竭力以养其亲。
家乏无经月之储,而亲意未尝一日不怡。
族父元聪明有精识,于子弟中尤器之,见谓有特操。
既壮,学益富,行益修,乡里旁郡见者悚服,闻者悦而信之,多遣子弟从之游,远近相属也。
其学以中庸为宗,以诚意为主,以闲邪寡欲为入德之途。
常以昼验之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
夜考之梦寐,以卜其志之定与未也。
其与人谋,委曲周尽,不啻如在己。
其教人禁切其不善而开其善,镌谕之详,不少回隐,不啻如其父兄。
故听其言者初若难入,然终察其为爱己也。
亦或以忠诲成怼憾,先生终不改,曰:「宁人负我,我无负人」。
盖直道不苟,其自信然也。
以故乡曲之士尝受经其门者,往往率德自好。
读书亦求心到自得,以善其身,其成就人才,盖非碌碌口耳之习也。
少不事举业,晚徇亲意,一举于有司,不第而止。
以某年某月某日终于家,享年六十有五。
夫人江氏,宣德郎汝舟之女。
配于君子,能致妇顺,以得舅姑之欢心。
先生十年卒。
子男三人:处道,举进士,亦遵遗训,不敢失坠。
处仁处厚,早卒。
女一人,既嫁,未两年而嫠,守义不改适,皆其酝藉然也。
处道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先生于历冲之原。
先生貌温而气和,望之如枯木槁灰,而坚挺之姿睟然可见,不问知其为常德君子也。
道废千有馀年,谬悠荒唐之辞盈天下,学者师其言,尊其道,而侈大之,非徒雕龙炙輠而已。
夷考其所知,未有能躐其樊者也。
冥行之徒,犹擿埴于康庄之衢,眩然莫知其止。
故物我异观,天人殊归,而高明中庸之学,析为二致。
士于斯时,欲肄业考疑,则无其师,资以辅仁,则无其友,而枝辞蔓说乱经矣。
先生德足以私淑诸人,学足以垂世传后,而士之欲求师友者,宜莫如先生也。
不幸老死于穷阎陋屋之间,而不大显于时,可哀也。
铭曰:
于戏先生,圭璋之珍。
韫质不耀,器藏于身。
多文之富,曷云其癯。
学无欲淆,惟道之腴。
以此易彼,孰云不臧?
人难弗堪,潜德愈光。
冲之原,望之绎如。
遗风若存,百世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