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朝奉大夫常君墓志铭建中靖国元年九月1101年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三、《鸡肋集》卷六五
元祐元年冬补之守齐,太学生商河常瑰以书来曰:「瑰宜见,未有间也。
今瑰举首则见历山,行则一日至齐矣。
其引物连类,慨然想见前古之英,而悼今世之不及者」。
补之异焉,复书曰:「足下学问非黄而泽以欺暗获售者比也,幸教之,甚厚」。
明年春补之去,瑰不果来。
又七年,补之还朝,瑰复自商河以书来曰:「先大夫没,无以铭,敢累子」。
补之曰:「《礼》,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伤;
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
今我非大夫旧,不可谓知,然吾有与人游三十而莫我知,吾亦莫之知也。
大夫官有闻,其子信我于未见,我亦未见而信之,不可谓不知也。
铭其可辞」!
常,姬姓河内人
君讳谔臣,字彦辅,其系盖出于唐相国衮。
五代之乱,犹仕不绝。
检校职方员外郎德方者,始东徙棣州,今为商河人
曾祖讳峻,安丘县主簿,赠太子中允
祖讳仲容,不仕。
考讳亿,乾宁县,赠左朝议大夫
而妣,桃源县太君刘氏也。
君幼警悟不群,十二岁失怙恃,已能自发愤,昼服事兄所不懈,夜则取室中书读之,至音句无所从质,稍长始能自是正,遂通《书》、《礼》、《左氏春秋》,及出入他书传甚博。
嘉祐中,朝廷厌诗赋之弊,诏置明经科,视进士
君一上中高等,授试校书郎朝城县
凡府遣其校督尉事,尉皆礼答,至君不然,乃故慢君。
君杖遣之,守奇其能,不罪也。
刘旻诉盗杀兄,令以状属君,君疑焉,问安在,曰:「去矣」。
亟追还之,嚬蹙曰:「尔贼而兄,何盗也」!
惊立伏,曰:「不亲杀,实使牧者白现杀之」。
君曰:「其然」!
即自往捕,而白现已叩头马前矣,曰:「何敢逃」?
鞫治伏辜。
或告井中有死妇人,出尸验之,民聚观籍籍,莫知谁何。
一人持籋立后,君熟视之,色动,遽语吏收持籋者。
其人惶惧自露,尝为其家儿剃发,因诱妇人,取赀而杀之。
皆大惊。
再调汝阴县主簿,用举者充国书库官,又权主簿
自朝廷新学校,有司喜事,果于行法,有不可,君辄持之。
后起大狱,其不及者,皆君之持而不果者也。
光禄丞,知蓨县事,民至终年不见吏过门。
至当输租若钱,揭而书之县门,皆如期至。
吏既无所取民,民自谓今但输常岁半也。
有争田者,君阅其诉,不问,忽回语一吏曰:「若得何等馈,乃教为此」?
吏叩头不能匿,人亦莫测其故。
古邑,城门堑深,夏潦溺人。
君董夫河上,归以其羡工塞堑,为大道,再宿而成,民大便之。
岁旱,里妇产魃,讹云龙母,官迎致舍,谨祠之当雨。
吏白宜如故事。
君不听,取妇系庭下,责以妖,状曰:魃能神,三日不雨,杖而母!
会即日雨,岁亦大稔。
堋口镇,时天下初行市易,吏或禁民私卖买。
君独谨大货,薪苏鱼鸟听民贾,息入亦羡。
又岁课茶息数万缗。
前此,文书多,暮不得休。
君从容至午,则闭局去,放意山水以为常,而课亦登。
堋口濒江,岁暴涨,坏民庐,君募工为石岸三里,居民以安。
通判成都府
成都京师远,守贵官体,大吏相习,不知有监司,至参佐取充位事,无复可否。
君奉法不挠,革其因循,威甚行。
通判登州,前守尚气喜事,君数裁抑之,事以适平。
后守一切委事于君,君谢不能而阴赞之,政亦不弛。
均州事,均僻,佐守喜以无事自处,弊日积。
君首按流吏一人。
有大吏乔老舞文,罪莫得,畏君明,摧敛不敢踵故,然竟不自安。
一日,丐去为浮屠,州大称治。
德州,又知博州
博有河患荐饥,君劳来甚恩,囹圄数空,方议决积水、缮城壁为长利
无几何卒。
元符三年秋八月癸亥也,年六十有五。
光禄丞易宣义郎,七迁为朝奉大夫,勋骑都尉,服五品。
娶李氏,封金堂县君
男:珏、瓛、珫、璹,前卒;
瑰仲,琥季也。
瑰再应得任子恩,以与琥及弟之子希闵,今皆郊社斋郎
女归左侍禁俞涣。
瑰等卜以建中靖国元年秋九月庚申,葬君于商河县龙兴乡之原,以金堂祔。
君为人刚洁,乐善嫉恶,出于天性,然其归忠厚。
尝读尚书张乖崖公《谈录》,抵卷曰:「是皆吾所力能者,吾不用耳」。
遇人贵贱殊绝,无低昂亲疏意,然未尝一言求于人。
元祐中丞相刘公挚左丞梁公焘,皆尝遣人致君,且用之。
君闻命,辄避去。
后哲宗召对便殿,曰:「卿何从识许将黄履」?
君方知为二公所荐也。
徐进曰:「臣老,不足为陛下用矣」。
因罢去。
其为诗、颂、书、记、铭、序一百三十篇。
好佛学,晚益幻视世间。
为文字如其说,千言立成,无留碍。
其亡不乱,有舍利出柩,上下光明异甚。
然尝闻之,佛但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其神变末也。
其言曰:「若作圣解,则受群邪」。
为夫莫知而议者,故略云。
铭曰:
天下蚩蚩,皆以事为师;
事求有功,则以智出奇。
中民荣之,去其本绝驰。
反而观内,夫世安足为?
舍所为事以学道,必至寸功不施。
而无名之累,一朝之息,可以宅万世。
是故德人以所过为蜕。
猗欤,大夫庶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