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恭人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六、《鸿庆居士文集》卷四○
恭人常州武进杨氏
杨氏大族,生女多贤,翁媪择对,必得知名士。
左朝议大夫吉州太守吴公禹功,其一人也。
恭人入吴氏,以慈祥顺淑佐其夫,历省寺,典名城,更三锡而赐号宜人
又以诗书教其子,而师尹者擢名第,通朝籍,遇郊祀恩而进今封,禹功亦赠左朝议大夫,吴氏浸大矣。
初,禹功尚书郎,值靖康之乱致其事。
太上皇践祚,予自平江守召还为给事中,奉诏荐士,以公名闻。
于是禹功起而复仕,历司农少卿
江西盗起,推择守将,擢知吉州
方显用而遇疾以没。
翰林学士汪公彦章志其葬。
后八年,当绍兴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恭人亦被疾不起。
既葬,而师尹过予,泣曰:「吾母有贤行,日月逝矣,大惧泯没而无传,宜得公文以贻永久」。
予以老病辞,不获,乃序而铭之。
予尝谓妇人女子虽以幽閒静专为德,而尸居块然,懵不知事如土木偶人,则为愚妇。
至有聪明过人,则出而乘夫,长舌鸣晨,□为艳妻,为哲妇;
其能匪棘匪徐,动得理所,虽士君子以为难也。
恭人识虑明达,而不自标置,不处白人善否,言笑有时,喜愠不形于色。
事舅姑,调酸咸之适,斟酌寒燠燥湿之候,必尽其方;
相其夫,得辅佐之宜;
友娣姒,以睦中外宗姻。
尊者喜,辈者附,后来者向慕以为矜法。
朝议公处疑事,踟蹰未决,闻恭人一言而定。
喜振贷,而窭人子丐贷无节,意厌之,恭人助其施,无但已者。
抚媵妾,不治小过,阃间肃然,无一语之哗。
姒妇事佛谨甚,一日髡二女为比丘尼恭人闻之大惊,亟命车造其家,喻止之,曰:「吴氏以儒术起家,为学士大夫,有女当择良士归之。
今无故弃之为茕独,血气未定,而能保其往,吾弗信也」。
镌切三复,竟不从,恭人耻之,终身不复见。
朝议公去世,恭人积忧,得中痞之疾。
既除丧矣,燕居如斋,不御铅华,不听音乐,不出堂户,意象落莫,若无意于世间者。
师尹求所以虞侍其亲者万方,至陈伶优之戏于前,冀得解颜一笑,终不顾。
已而疾益侵,晏然而逝,享年六十。
师尹等以其年十月癸酉,合葬于宜兴县铜官山南朝议公之墓。
曾祖奉,祖修,考瓘,三世皆弗仕,而以财雄一州,为闻姓
生六子:男即师尹也,左奉议郎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赐绯鱼袋
次师说。
女适左朝请郎通判庐州陆景端,次适左朝议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元与,次适右宣义郎胡办。
嫁陆氏者亡矣,又归其幼为继室。
孙男四人:曰涛,曰璹璹,曰帱,曰畴。
孙女五人。
曾孙男女五人。
呜呼!
恭人以淑德驯行为孝妇,为令妻,为贤母,内外叹誉,谓必大享福禄,考终上寿,而得疾不可治。
克生贤子,以文艺决科,方为世用,他日处显,褒册追荣,开大国,都显号,光贲九泉之幽,固无疑也。
铭曰:
挺士君子之操以相其夫,而世不知名。
君夫人之德以宜其家,而天不予龄。
不赢其躬,以燕后之人。
如川之方增,天定亦能胜。
人不可诬,来监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