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柴德广秀才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二、《东牟集》卷一○
某前辱惠访,见教甚厚,继又以长笺与书偕来,美意稠叠,何以得之?
思一走谢久矣,以尝沐面诲,居第荒远,又多寓他舍,仆亦多病弥月,以是阙焉。
久不伸叙,怅然可知。
足下所引古今之挚轻重之说,是矣。
文章言语固不足以知人,然其贤于执一雉以相见,明矣。
足下之文非独词采过人,其称道取予,条理畅达,私窃慕之。
至用古人姓名小异,此家贫无书,任记诵之过耳。
前辈钜公,不能无是失,亦何愧也?
而足下再三念之,自恨其疵,仆以为足下之文自是无复病矣。
仆曩有瞀疾,惙惙焉惧之,谋于医而脉焉,医之言曰:「君之疾则有之,可勿药而愈也」。
仆初讶其言不伦,诘之,医曰:「凡人之病患在不病,则有不可治者。
病者病之,救过不给,病其有不治者耶?
君病是病而怖之,必以怖免。
虽有良医,不是过也」。
仆佩是言以底于今,不惟前病之愈,其他搔痒疴痛枝节之苦,以怖去者十有七八。
今君词章气燄如此,将之以温然之容,辅之以不竞之德,思其失而补之,岂惟文哉?
吾将见子圭璋之美,与日俱新,粹乎其不可及也。
昔子张学干禄,夫子告之以寡悔寡尤;
近世颜平原著小学,为《干禄帖》,乃在于笔画点缀之间。
彼一圣一贤者,岂无至言妙道以告哉,以为邀爵之道勿求于他,故在此而不在彼也。
足下其勉之,仆敢诵前医之说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