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赵参政 其四 宋 · 林季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九、《竹轩杂著》卷四
某拜覆少傅相公丈钧座:即日冬寒,恭惟神物护持,钧候起居万福。
前日文旆经从敝里,不获一望光仪,迨今歉恨。
未知沿路劳顿,痁疾不至再作否?
凡几日达潮阳
居处饮食种种如何?
远投荒裔,祸亦极矣,而数月间连有哭子之戚,虽他人闻之,莫不惨怛,况慈爱所钟,讵易堪邪?
刘参政丧子,悲悼忧悴,若不能生者。
仆尝以东门吴之言宽之。
吴之言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与向无子同,吾何忧焉」?
参政答书曰:「既有子矣,安得为无」?
竟不释,郁郁成疾,而至于死。
顾孽婢乱家,无一日有好怀,又抱无穷之恨,以即幽壤,人生如此,亦何聊哉!
相公宜以刘参政之事为戒,而以东门吴之言自宽。
宽则其心和平,而气血亦将安佚恬愉,《素问》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虽有小小瘴疠,亦当不见侵矣。
凤将三雏,鹰夺其二,天性所在,诚有不易处者,然晋望学士,尚在侍侧,而诸孙诜诜环绕膝下,不犹愈于无子且无孙者乎!
向止一儿,必不思二,今有诸孙,何异多男,愿相公宛转宽譬,毋多戚也。
中年以后,齿发向衰,养之未遽,有益耗之,宁不倍伤?
且恨将谁诉,咎将谁归,苦将谁集,病将谁受?
前日富贵,天所以厚我也;
今日悲恼,天所以成我也。
人之于天,犹子之于亲,东西南北,惟命之从,从之是受命也,逆之是方命也。
随在而安,无所怨尤,此古之人所以能素患难,无入而不自得也。
某行年五十三矣,无子;
非无也,屡失之也。
省忆失子之时,曾有一绝句云:「檐鹊哺雏时自喜,垄牛舐犊互相嘘。
老妻觑我无他语,欢笑何年得似渠」。
已而收泪自恕曰,兄弟之子犹子也,譬诸草木,枝叶旁出,其本一也;
遂子从弟之子,无他念矣。
正月间偶得一儿,今才匍匐未能行也。
顾我得子之初,仍在相公得孙之后,孙亦子也,复何憾哉!
区区祈恳,政在于此。
至于仕路升沈,人情迁改,古今所同,不足多怪。
仰空作字,未遣诸怀,谢客署门,益见其褊,讵敢以此妄自窥测大君子之度哉?
某近自永嘉复来暨阳,亡弟之讣,至今未告老母,委曲回护,尚可苟延岁月。
但以县尉弟将替,不免问舍括苍天台也。
如闻钧眷迁居闽中,相去稍迩,时时可以交讯矣。
无由侍见,惭负何言。
新阳甫临,丐为天下自寿。
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