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光启时契丹不敢近边议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五、《竹溪先生文集》卷一○
契丹开元天宝间,使朝献者无虑二十。
故事,以范阳节度为押奚、契丹使。
自至德后,藩镇擅地,务自安鄣戍,斥堠益谨,不生事于边。
奚、契丹亦鲜入寇,岁选酋豪数十入长安朝会。
每引见,赐与有秩,其下率数百,皆驻馆幽州
至德宝应时再朝献,大历中十三,贞元间三,元和中七,大和开成间凡四。
然天子恶其外附回鹘,不复官爵渠长
会昌二年,回鹘破契丹,酋屈戍始复内附,拜云麾将军,为易回鹘所与旧印,赐唐新印,曰「奉国契丹之印」。
光启时天下盗兴,北疆多故,因入寇幽、蓟。
刘仁恭穷师踰摘星山讨之,岁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马多死,契丹乞盟,献良马,地,仁恭许之,复败约入寇。
刘守光平州契丹以万骑入,光伪与和,张饮具于野,伏发,擒其大将
群胡恸,愿纳马五千以赎,不许,其酋钦德输重赂求之,乃与盟,十年不敢近边。
议曰:唐得藩镇之助,致蕃夷不敢近边。
然终唐之祸,卒由藩镇。
国朝监之,悉废不用。
至使远虏攻犯京师,去来之易,甚于由廊庑而升堂陛,抑屏翰之不严故欤?
为国之道,犹良医之施砭剂,当损其过,补其不及。
苟胶不知变,其致患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