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伊山向氏有裕堂记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八三、《斐然集》卷二一、古今游名山记·总录
裕之为义,兼宽容优足而言,见于《易》、《诗》、《书》,而孟子以之。
其在《易》者,训人承父母也。
其在《诗》者,训人友兄弟也。
其在《书》者,训人燕子孙而覃百姓也。
若夫出处语默,从容而有馀,浩乎其沛然,则孟子之所以为孟子者也。
是道也,弘而后能,故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以弘宅心,所谓广居;
以弘养德,所谓大畜。
推己及物,所谓放乎四海而准;
由迩传远,所谓乎万世而纯。
其为宽容优足也至矣。
如《易》、《诗》、《书》所载,孟子所处,宜其无施而不可矣。
是道也,夫人皆具,而有裕不裕异者,充与不充之故也。
夫惟不能扩而充之,于是局为浅局,德为细德,见为小见,行为隘行。
虽不动声色,罔窥其际,而险微忮狠,气象自露,如是者周公目之为憸人。
人一也,充则裕,不充则憸,其同源而殊派乃尔。
此君子所以贵于学问也。
或者析文离字,以衣受身,谷受水,发明裕之说,其为裕也褊矣哉。
河内向公宣卿小隐于衡阳之伊山,结茅为堂,置书史其中。
幽兰,阴郁前后,春葩秋馥,以时自献,猿啼近嶂,鸥驯曲沼,马堁车喧,杳然云水之外。
谏院颍川韩璜叔夏天柱峰南襆被枝筇,岁一再往焉。
或商较文义,或把盏赋诗,逍遥襄羊,兴尽而后别。
五柳先生所谓「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閒饮自欢然」者也。
宣卿曰:「堂不可无名,请名而记之,庶几后世知吾三人者常优游笑语于此,不但使元伊笛声穿云裂石,喷薄窈眇而流传也」。
公前后分部,寄摄帅权,仗部刺史节,威宣惠播,所至有遗爱在人,久而犹未泯。
是时公解湖北宪印已七八年,仕途憧憧,独无履迹,未尝有戚色愠怀。
乃取孟子进退绰绰之意,以「有裕」名其堂。
宣卿四世祖,大丞相文简公也。
先君子喜宣卿资气刚正,授以《左氏春秋传》,且为之言大义,故宣卿学古益力,守义益固,亢宗纠族,乐多贤友,不与恶人言。
若《易》、《诗》、《书》所载,孟子所处,宣卿盖勉焉,日有孜孜矣。
使其才见用,虽有官守言责,亦且裕如,况无是二者乎?
人必富而后志酬,必贵而后意惬,必据权怙势而后神肆体胖,则颜回曾参无乃忧愁憔悴,不聊其生耶?
二公陋巷一箪,乐以忘忧,曳履而歌,若出金石,盖与天地同其量矣。
方诸衣中被甲,壁后置人,通夕娄徙床,一物不具则不敢出,怒虚舟而怨飘瓦,媢有技而违彦圣,方寸营营,不得须臾宁者,其裕不裕何如哉!
由是言之,居斯堂而以孟子为师,可谓择术处仁之美矣。
予既记之云尔,又从而歌之曰:六合无际,此堂廓如。
四时行焉,此堂为枢。
堂心日休,堂路常坦。
堂智闲闲,堂色侃侃。
池似黄陂,孰挠澄之
林动清风,执热者披?
往蹇来硕,阿槃获考。
神具听止,百禄是保。